什么是森林智者,就是在森林中长期修行的人。
比约恩是瑞典人,他曾经在森林中修行了17年,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上一篇讲到比约恩步行了五百公里,完成了一次朝圣。接下来,他回到了欧洲。来到英国的一个道场里,这里有尼姑,比约恩认为男女平衡的修行会更好,会让人更淡定。
英国的道场里一天吃两顿饭,既有早餐也有午餐,比约恩的肚子一下子就舒服多了。但他在这儿发现了很多不正宗的东西,他是从泰国丛林里来,所以内心产生了一些评判:“你们这些人太不像话,根本就不是正宗的森林派传统,怎么能这样呢?”……大家经常发现他的拳头攥得紧紧的,他觉得这里做事的方法让他不能接受。
有一个叫作阿姜索西托的共修,是道场的住持,这个人很有智慧。
阿姜索西托温柔地对比约恩说:“混乱可能会让人心烦意乱,但秩序却能将人置于死地。”
人如果过度地追求那个秩序,反而会违背修行的本心。人不能因为自己更正宗,就觉得别人不正宗,这就是分别心。佛教里的分别心,可以让我们知道烦恼是从哪儿来的。
在英国的待遇跟在泰国没法比。因为英国人基本上不信佛,而森林派的制度是必须去化缘。所以有一次他跟他的共修一块儿走在路上,持着钵化缘的时候,有一个大胡子的老外开着车从他们身边经过,摇下车窗跟他们喊:“哥们儿,去找份正经工作吧!”英国人觉得你不纳税,整天像个寄生虫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凭什么让人养你,凭什么让人给你送吃的。
被人羞辱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受到伤害。他觉得那句话像一颗子弹一样向他飞过来,但是他的身体就像透明的一样,子弹射了过去,并没有留下伤痕。这句话并没有伤害到他,他的心中毫无波澜。
他的修为不错,所以让他去主持静修。在主持静修的时候,他的拳头就又攥起来了,他又开始紧张,开始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个静修主持得更好,把准备做得更充分。然后,他的朋友跟他讲:“纳提科,别忘了给奇迹留点空间。”
多有智慧的话,就像樊登说他每次演讲都没有稿子,不要提词器;不充分准备,这样可能会失去一些掌控感,但给临场发挥也带来一些空间,这就是“给奇迹留一点空间”。
比约恩说:“是啊,我又来了,又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想要掌控一切的怪圈。这让我的生活变得孤独、艰难、忧虑而焦虑。对生活多一些信任吧!我生命中几乎所有最美好的事物都发生在我的控制之外,对此,我心知肚明。试图控制和预测一切,只会为生活徒增障碍,使之乐趣尽失。在如此紧绷的状态下,我的一部分心智也会随之折损。”
想想看,我们人生当中所谓好运的时刻是怎么来的?几乎都不是在你完全掌控的时候发生的,而是莫名其妙地就发生了。所以,给奇迹留有一点空间。生命中几乎所有最美好的事物都发生在我们的控制之外。
有一次,比约恩他们到怀特岛徒步,有一个小女孩跟她的妈妈从他们身边过,那个小女孩问她妈妈:“他们的那个钵里是不是装着蛇?”人们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站在一个理发店门前,持钵等待别人给他们布施。因为他们这种化缘是不能够开口要东西的,不能够吆喝,不能够伸手要,不能够说:“麻烦给点水”。他们只能够站在那儿,等待别人给他东西。
他们就这样站在理发馆门口,结果没人理他们。一会儿,警察来了。警察说:“你们知道在怀特岛乞讨是犯法的吗?”他说:“我们不是乞讨,我们是化缘。”“化缘?不懂。但是理发店投诉了,说你们俩这个发型站在门口影响他们的生意。”
两个光头站在理发店门口,没人来理发了。所以理发店投诉了,让他们赶紧走,警察把他们赶走了。
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比约恩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因为一天没吃饭,饿得头晕,也不能够破戒。所以他俩决定,不行就忍忍吧,今天要不然就别吃饭了,忍一顿,明天说不定还有好运。结果他们在超市门口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问:“你们在这儿干吗?”
比约恩说:“我们是森林派的佛教徒,正在化缘。”
老太太说:“我们这儿没有信佛的,我们这儿的人都信基督教,但是基督教不允许人饿死,所以告诉我你们要吃啥吧。”
比约恩说:“我们吃啥都行,因为我们不能提要求,你随便给我们点什么都行。”
老太太说:“不行,我要给你买吃的,我总得让你满意,我不能花钱给你买你不喜欢吃的东西,所以你至少得说一下你喜欢什么。”
比约恩说:“那就馅饼吧,买个馅饼就行。”老太太给他们买了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