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R:
I:
what:
通过释放情绪两步法合理的释放情绪
how:
1、告知状态
2、告知诉求
why:
在生活中我们很难保证自己或他人情绪化。
这样做的好处:
通过提前预告让对方对自己的情况有所准备,让对方可以理解自己。
避免突然爆发情绪让对方不知所措,同时可以邀请对方避免一场更大伤害。
不这样做的坏处:
不这样做会显得自己很容易情绪化,同时不能避免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伤害。
适用边界:
在工作场合不太适用,主要还是适用于比较好的朋友亲戚之间,适用于非工作场合。
有时候激烈的情绪也是应当发泄出来的,通过情绪释放两个人才能全面了解对方,毕竟每个人都有情绪化的自己和非情绪化的自己两种状态。
A1:
才不久与母亲谈到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母亲无意识的用了这个方法。当时我谈到了一个她很反感的话题。她当时是这样做的:
1、告知状态。她说她不喜欢谈论当时的话题,那个话题让她不开心。
2、告知诉求。她说当天她不想谈论那个话题。
通过这样做,我避免了继续谈论那个令她不开心的话题。
A2:
下次有谁惹到了我,我可以:
1、告知状态。告诉他我当时的状态很不好,听不进去任何道理了。
2、告知诉求。告诉他如果再这样说下去,恐怕朋友都没得做了,不管他对还是错,最近都别再联系了。
A4:
人与人之间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为了避免争吵,而最终相互欺骗,对于那些我们不想深交的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那些我们希望能够深交,真正互相理解的人,避免深入探讨也不能让我们过得更好,只不过是维持了一种虚假的和平。我们不如利用这个方法的改进版,达成我们深入了解彼此的目的。
所以这个方法的改进版是这样的:
通过节点告知法来提升重要的关系:
1、相互告知状态。为了令沟通畅快,我们除了在察觉到自己情绪化的状态之外,还应当在不同的时间确定对方的状态。所以第一步就是在沟通的时候及时反馈自己的状态,也要求对方告知他的感觉。比如我是这样做的,每个人眼前有四杯水,如果话题让自己压力情绪上升了,就主动喝口水,严重的时候就喝掉一杯甚至几杯。
2、相互告知诉求。其实困难是可以遇见的,我们可以提前告知什么样的内容可以鼓励我们,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犯错后依然前行。我们也可以在中途了解对方的诉求,比如:“如果我想你深入的继续这个话题,你需要我做什么?”或许你需要一个拥抱,需要一个亲吻,需要对方彻底的放低自己。与其只是告诉对方就此打住,不如告诉对方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说个夸张的情况,很严重的情况,送你一套房,往往总能让你原谅当前的冒犯,重新考虑我当下的请求。当然,平常人不会提这样的需求。
大家要知道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麻木,在机会成本的领域,不能与我们常见的人真心相爱,那已经是相当大的损失了。而且更可怕的是,这可能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丧失爱的活力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