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刚满四岁的小女孩,想要打开冰箱拿东西吃,冰箱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冷藏,下层是冷冻。小女孩搬来一个椅子,摆在冰箱门口,爬上去想要打开门,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可能是椅子放得太近,门打开一点点就打不开了,小女孩想把门再打开一点,方便自己伸手进去,但是门被用力打开就推着小女孩的身体往后倒。
这个时候,小女孩的母亲看见了,意识到危险的到来,就跑过去要扶住椅子,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小女孩和椅子一起摔倒在地。万幸的是,小女孩并无大碍,母亲把小女孩抱起来站好,小女孩却哭着狠狠地踢了椅子一脚,骂道:“破椅子,都是你!”
我们可以理解小孩子的任性,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迁怒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或者是无辜的旁观者,甚至认为这种行为很正常。
可要是把这种行为带到成年人的世界,那就麻烦了。多少年来,一直有因为自己的失败和过错而怪罪他人的现象存在。就连亚当也曾怪罪夏娃:“由于这个女人的引诱,我才吃了禁果。”
也许遇到这种现象,你会摇摇头,心想:“多幼稚!”
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记得几个月前,上班时间,所有人都在埋头工作,做工作准备是同事就发现一个产品在进入机器制备之前的准备状态被谁破坏了,无法正常进入制备流程。本来这是一个小事,在准备一次就行了,只是后面产品制备一次以后要再准备以进行下一次制备和另外的流程。因为这一个产品的原因要再准备一次就会影响其他工作进度。
这个同事就发牢骚一样的问问是谁那么不小心,这个处于准备状态的产品很脆弱,很容易因为倾倒或者认为触碰回到准备以前的状态。
在场的人也不多,大体上也能猜到是谁做的,只要大方承认一下,也不会遭到什么责怪和惩罚,顶多被调侃两句。
那个被认定的同事一听到问,马上就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还大声否认。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承认是自己做的,甩锅而已。
成年的世界确实不像小孩子的那样单纯,有太多的利益交错。不想负责任,也能够想得通。可是这种任性的甩锅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再面不改色心不跳怕也难脱干系。
倒不如勇敢一点,站出来承认了,赔个不是,大家同事一场,相信人家也不会为难自己。更何况勇于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是一样助力,避免了同事之间扯皮,同时也有利于追溯问题根源和马上找到方法来解决问题。
更为重要的一点,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是一个成年人成熟的表现。在同事中留下了这么个印象,以后的合作中大家才会互帮互助,增加信任。
我们已经脱离了那个跌倒了就迁怒于椅子的孩童时代,我们应该直面人生,为自己负责。一个人想要强大,想要和人相处,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最先完成的蜕变,就是为自己负责。
为自己的缺点和过错找理由,也许相较于孩童时代更加地隐蔽和合理化。乍一听,还真以为是这么回事,于是忙于分析这个事件的原因是人力所能及的、还是不能。然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人类的无法战胜的原因以后,心中松了一口气,结束了!
但是,有的可以归结为人力不能及就可以结束,因为是真结束了,不解决也是解决方式的一种,正好就完结了;要是放着不做,问题一直存在怎么办呢?
还是那天的工作,做准备工作的同事听见另一个同事甩锅,马上意识到,这个锅不偏不倚,刚好甩在自己身上。按照他们两人的说法,只能是这个结果。这个做准备工作的同事心中不忿,却又不能发脾气,欺负这个比他小很多的甩锅同事。
还好一个准备工作,重新做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只是心中郁闷,胡乱找了个人发发牢骚。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想要站在对等的地位上来对话和讲合作,就一定要从思想和做法上和对方站在一条水平线上。像上面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幼稚,不如翻译成更好理解的,大人听得懂的话:“你没有做好准备来合作,非但如此,还来捣乱,耽误所有人。”
所以,讲话做事之前,不要以为别人和你一样幼稚,你一张嘴,一动手,很有可能已经有人知道你要表达的,你的目的是什么了。停止幼稚的行为吧,正视自己,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