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辗转相除法,又叫更相减损术,主要用于求较大数字的最大公因数,计算机编程一般也用这种方法。

  PS:其实这俩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外来的,后者是老祖宗发明的。但我认为本质上是一样的,前者用的是除法求余,后者用的是连减求余,前者可以看作后者的简便方法。百度了一下,发现现在这种方法已经编入了高中课本,作为不同的算法来介绍的。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求最大公因数,所以不作区分。

  在前面《因数倍数总结(一)》中其实已经说过:大÷小,除数÷余数,除数÷余数,……,直到整除时最后一个除数即为所求

  下面举个具体例子:

例、求250与2538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2538÷250=10……38

  250÷38=6……22

  38÷22=1……16

  22÷16=1……6

  16÷6=2……4

  6÷4=1……2

  4÷2=2

  (250,2538)=2,[250,2538]=250×2538÷2=317250

小结:

  上面的例子中辗转相除法并不简单,为什么呢?因为数字小、简单,辗转相除法的优势主要在于数字较大时。

  其实辗转相除法本就不是什么简单的算法,只是“机械的重复”这一特点既好记又便于编程。那怎样就简单了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辗转相除法中隐含着一条性质:(除数,被除数)=(除数,余数),利用这一条性质就可以方便地把较大数字转化为较小数字,当数字足够小,方便用短除法或分解质因数等方法时,就不要再一味地“除数÷余数”了,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迅速解决战斗。也就是说,数字较大时,先辗转,后短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
    meychang阅读 7,657评论 0 5
  • 2017成都小升初数学考哪些知识点 2017年第22届华杯赛初赛眼看着就要来了,翻过年就该2017成都小升初择...
    1a068af8ad5a阅读 3,980评论 0 0
  • 基本概念 因数 :若A=m×n,则称m,n是A的因数;A是m,n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
    AQ王浩阅读 6,502评论 0 4
  • 2017年第22届华杯赛初赛眼看着就要来了,翻过年就该2017成都小升初择校了,很多家长在后台问小升初考哪些数学知...
    1a068af8ad5a阅读 3,647评论 0 1
  • 头也疼,手也疼。 考试心情不适逢, 复(预)习一脸蒙。 身也崩,心也崩。 课设神烦人已疯, 不知该咋整。
    青春奇谈阅读 3,67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