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明白中展开人生

我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找不到状态了,工作和生活都是如此。

明白的人,钱可以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从来不为钱烦恼,金钱只是工具;不明白的人,可能一生都在忙碌,每天从早到晚,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赶往地铁上班下班,每个月剩不下多少钱,最后也因为工作原因落得一身病。

这就是明白人和不明白人的区别。

你看看身边的人,有人整天忙碌,忙着上班,忙着赚钱,忙着接送孩子上学……

有人却全国飞来飞去,找朋友聊聊天,喝喝茶,一年到头不知道多轻松……

有的人是盲目的,并没有活明白;有的人,早就活明白了。

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有些事没想明白,所以影响了状态,这个问题应该是:到底想要什么,如何去获得。

曾国藩是个明白人吧?

我觉得是。

他的每一封家书,每一篇日记,都透着“明白”二字。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致诸弟:读书宜立志有恒

与纪泽纪鸿书:养生之法在顺其自然

与纪泽书:饭后散步为养生秘诀

……

写家书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明悟的过程,写给别人看,又何尝不是总结和反省自己。

从这一封封的家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曾国藩这类明白人,有一些特质。

我们看看曾国藩身上的特质吧。

善于独处,并能从独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处世智慧

保持空杯心态,自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地去改正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来培养自己的优势

勇于承担责任,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兄等都堪称表率

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跟风,也不盲从

善于与人分享,不断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东西

执行力强,凡是自己定的事情总能够不知不扣地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不管是读书还是做官都成为了最优秀的那一小部分人

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并积极地培养实现目标的各种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将人生目标融入到了生命的每一天,变成了习惯乃至性格

……

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总结到的地方,比如面对失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国家形势的判断等等。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又明白了什么。曾国藩何以这么明白呢?除了通过日记自省、家书总结,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有一个大的目标,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获得。

虽然说古代读书人书呆子多点,但是他们至少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修治齐平,有一套成形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虽然有的部分过时了,尽管很多人根本走不到终点(一代大师、清官、封侯拜相、成圣等),也有很多人后来走偏了路(孔乙己、范进之流,贪官,庸官等),但是他们最早的时候还是有一个大目标的。

想要什么,如何做到比想要的更好更完美?不妨把目标定得高一些,在求索的过程中,顺便达成自己的目标,让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比如说,我们要买一个房子,所以去创业,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买房子这个目标已经配不上我们的努力了。

定更高一些的目标,别把自己的位置定的太低了,不然完成了也没什么成就感。坚持下去,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可能就在两者之中,应该不会太差了。当然,足够努力也会有更好的结果。

所以,太忙的时候我们应该尝试平静下来,别急着忙,先明白一些事,在明白中展开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