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教育》4期大概念教学专题与问题相关的三项摘录

读《上海教育》4期大概念教学专题与问题相关的三项摘录


一、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从理解的六个维度来定位基本问题。解释释译、运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是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UBD)所界定的理解的六个维度,以“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理解为例,有下面六个问题:

1、“9·11”恐怖袭击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解释)

2、为什么他们恨我们?(释译)

3、怎样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运用)

4、“9·11”劫机者的故事是怎样的?(洞察)

5、为什么劫机者愿意选择自杀式袭击?(移情)、

6、“9·1”恐怖袭击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的生活?(自我认识)。

问题设计角度


二、好问题或有价值问题标准

好的基本问题应该具备的七个特征:

一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存在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的答案;

二是发人深省和引人思考的,这些问题常常会引发探讨和辩论;

三是需要高级思维的,如分析、推理、评价、预测等,仅仅通过记忆知识点无法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四是会指向学科内(有时是跨学科的)重要的、可迁移的观点;

五是能引发其他问题,并激发进一步的探究;

六是需要证据和证明,而不仅仅是答案;

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反复出现,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需要反复不断地被思考。

提问支架


三、提问支架与提问目的

具体一具体:这两个案例有什么共通点呢?这两个案例好像不太一样?是不是不同类别?

具体一抽象:你谈到的论点,证据是什么,我想要知道这个证据的来源:你刚才提到那个论点,能否举个例子?可是关于这点,我有一个反例,如何解释呢?

抽象一具体:用这个观点,怎样去解释这个现象呢?这个观点有没有不能覆盖的案例,为什么?

抽象一抽象:是不是有一个更上位的概念可以包括这个概念?这个观念是不是和那个观念是相关联的?

元认知:你说的这个观点,和我们讨论的议题有什么关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爱希腊 费迪南德-冯-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新作叫《恐怖袭击》。这是一部比作...
    易鹿阅读 1,781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6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03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74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