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补缺楼两首

七绝一*补缺楼(新韵)

春风踏浪马蹄韵,杏雨含香燕子头;

欲借朝阳千里眼,天天可探补缺楼!


七绝二*补缺楼

一月寒冬撒雪渣,春风二月漫天涯;

筑巢廊下泥糊燕,补缺楼前蝶恋花!

补缺楼:位于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香樟村南方的螺丝田,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稻田地形如螺丝故名螺丝田,在螺丝收尾处有个缺口,有溪水潺潺流向豆沙溪,通往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按照风水习俗,这个缺口对当地人不利,以致连年不顺;最终于清朝中期在此修建了这座补缺楼,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补缺楼南面第二层外墙浮雕框内镶繁体“补缺楼”三字,西面第三层外墙上,一装饰花图案的圆形圈中有个繁体“福”字,北面第三层外墙上,另一圆形装饰花图案的大圆圈中有个繁体“寿”字,寓意福寿双全,虽然历经数百年未曾维护,却依然清晰可见,像补缺楼这样有名称的人文建筑,在方圆百里是绝无仅有的;每层一个小窗分别向四方开,且每层楼以活动楼梯上下,据说是为了防止被外敌入侵时易守难攻,说明补缺楼在当时还兼具防卫土匪强盗入侵的作用。补缺楼东、南方是茂林修竹:翠竹成林,古木绿树常青,碧水长流;西面一派田园风光;北面为民居。

据传说,这里过去穷山恶水,孽龙作恶,专门祸害百姓,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豆沙溪里的卧牛潭里生活着一只千年螺丝,接受玉皇大帝的旨意,幻化成一美女,来拯救苦难的人们。

螺丝姑娘来到一胡姓人家,成了胡家的媳妇。她在一个前后都没有人家的岔路口开了一家面馆,准备等孽龙回家看母亲时治住它。她知道,孽龙虽然作恶多端,残害生灵,但对母亲很孝道。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它妈妈的生日,它要幻化成人形去给母亲祝寿。它走到哪里哪里就下鸡蛋大的冰雹。螺丝姑娘就把面馆开在孽龙要经过的地方。

那年三月初三一大早,螺丝姑娘的面馆里来了一位貌美男青年。秀才打扮,斯文儒雅。螺丝姑娘知道,它来了。秀才进门就要喝茶,吃面。螺丝姑娘热情接到。喝了茶,就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香气迷人的面条。秀才刚刚吃进去大半,螺丝姑娘就紧紧抓住了面条。面条一下子就变成了手臂粗的铁链,秀才变成了张牙舞爪的孽龙,姑娘成一个巨大的螺丝,用口死死咬住铁链。孽龙苦苦挣扎,据说这种特殊的铁链拴住了龙的五脏六肺,只要螺丝不松口,是没法挣扎脱的。

从早晨打斗到傍晚,孽龙滚来滚去,变成了一条河,就是后来的豆沙溪,螺丝则滚出了一片良田,就成了今天的螺丝田。螺丝为了永远治住孽龙,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山,把孽龙压在身子下面,据传说鸡公里梁子就是当年的螺丝壳变的,而铁链则变成了豆沙溪上的石桥,方便两岸百姓往来通行,至今还死死地捆住豆沙溪。从这儿开始,豆沙溪就成了地下河,人们叫它阴河。直到卧虎饮水之地才流露出来。而孽龙的母亲则变成了补缺楼,矗立在豆沙溪畔的螺丝田,时时刻刻护佑着这里的人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座古塔在这土堆上 一片松林在这土堆上 古塔撑着天 松树长入天 这土堆估计是原野 这松林估计是原始林 因为露出来的...
    一元真人阅读 3,411评论 0 10
  • 闲来四下走走,来到黄教圣地。拜见活佛一位,也没说啥愿想。只是心想淡泊,大家平安就好。
    瘦人碗子阅读 1,514评论 0 0
  • 今天,是18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感冒未愈的我也是兴冲冲地踏进校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因为剧烈的咳嗽,所以我带着口罩进...
    风雨同舟_f997阅读 1,8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