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你拼尽了力气,前进速度却非常慢?
而身边一些人从你身边气定神闲地经过,最后还先你几步到达终点。
你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其实,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是你一开始就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像搭错了公交车,多坚持一秒,都离目标更远;
又像是跑在跑步机上,多拼命奔跑最后都是原地不动,甚至后退。
埋头赶路固然重要,人生更重要的是先抬头看清路。
而身旁悠哉悠哉超过你的人,不过是顺势而为,像乘坐电梯,直通顶层。
天道不总是‘酬勤’,受苦受累不一定创造奇迹,人生是可以有捷径的。

01
选对‘战场’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过:“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决之一。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变清晰明了,从而砍掉那些多余的东西。”
每个人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只有专注在最有可能产生价值的地方,选对方向,才能更高效地达成目标。
乒乓球传奇运动员邓亚萍,身高仅1.55米,曾因身材矮小被打上“不适合乒乓球运动”标签。
但她并未执着于在传统标准的“战场”上证明自己,而是与教练共同选择了“以快制高、以巧破力”的差异化赛道,将身材劣势转化为移动灵活的优势。
邓亚萍用无数荣誉(国乒初代大魔王、大满贯得主、18个世界冠军、连续8年霸榜世界第一……)最终证明自己,改写了世界乒坛选拔运动员的标准——让个子高不再成为硬性条件。
再比如高中时期的我,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有段时间盲目模仿学霸的学习方法,什么快乐学习法、挑灯夜战题海战术法等等,在不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挣扎,最后成绩不升反将;
最后,我通过找准自己知识消化节奏,上课高度专注课后适当做题,反而取得好成绩。
捷径从来不是绕过努力的“投机”,而是选对适合自己的“战场”,而非在他人划定的轨道浪费精力,让努力更有方向、更有效率。
选对自己的‘战场’,是人生的首要捷径。
02
借势登高
牛顿曾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每个人力量有限,如果借助前人经验、平台资源等势能,能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的目标是在山顶看日出,那坐索道上山肯定比徒步上山要更快更省力。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也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顺势而为,借势互联网普及的风口浪潮,将线下交易场景迁移至线上,最终搭建起阿里庞大的商业帝国。
如果脱离“互联网崛起”这一核心势能,阿里的成长速度可能要大打折扣。
没有“借势”的助力,所谓的“捷径”便成了空中楼阁。
职场中也少不了要“借势”,新人要尽快适应工作,都少不了要师傅的引领。
借势同事的经验分享、公司的培训体系,才能快速成长,这便是借“经验之势”登高。

03
高效迭代
捷径不是“偷懒耍滑”,而是“高效迭代”,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转动起来就越来越快。
我们每天步履不停,起早贪黑,却成效甚微,其实是陷入了“重复劳动”的困局。
大部分人每天做的工作,第二天又被清零,长此以往,我们的思维被固化,承受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低。
曾经有新闻报道,被辞退的高速路收费站人员哭诉:“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
拒绝用“重复劳动”感动自己,用新工具、新思维优化路径,让每一步都有复利才是有效“捷径”。
破除困境,我们首先要改变思维,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件作品,署名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任务。
任务思维的目的是完成,就像一次次‘收费’任务;而产品思维的目的是完善,一遍遍打磨来成就最好。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新工具来进行高效迭代,比如自媒体平台、AI工具等。
比如,以前的销售拜访客户,一天顶多拜访4-5位客户,效率较低。
如果 把产品内容制作成视频发布在平台,每天可以推广到成百上千潜在客户,甚至更多,极大提高效率。
同样,抖音上有博主通过AI工具,2分钟就能生成一个带货视频,如卖玉米的视频,从拍摄到合成,效率大幅提高。
而视频内容在自媒体平台具体复利能力,以后的每一天都会为创作者带来价值和收益。

04
写在最后
《道德经》中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走在“捷径”路上的人,人生就像开挂一般,轻松又高效。
我们普通人得跳出“拒绝捷径”的思维陷阱,用“选对方向+借势+迭代”的智慧,走通人生的高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