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维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译文:
在高处看着自己所思念的方向,眼力却终究看不清自己在意的地方。
睡梦中总是能跨越千里归去故乡,而那一间窗户的 屋内不是万民的家室了。
路上悠哉赶路的人也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即使黄昏时分还在郊外行走。
心情复杂的看向远处的水面,没有几户人家飘出炊烟。
可以为国家解决问题是珍贵的才干,只想着归家又能造福多少人家了。
在这个远离故乡的地方,也是别人向往的故乡之地。
赏析:
诗名为《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应是记录和某位作为使者排行第五的朋友在某处高楼上看着远方想念故乡,希望可以回去。其中的信息有二人是官员,二人远离故乡,二人都想要能归家过安稳的日子。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在高楼上远眺自己思念的方向,视线的尽头却不能到达自己感情的皈依之所。
首联应题就带出了现在做的事情和情绪:在高处看着自己思念的故乡,但在目力所及之处却看不见自己心中思念之地。所以那些感情没法得到纾解。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入梦之时似乎能看见千里之外的事情,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万家灯火。
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那千里之外的故乡,因为看不清只是透过窗户看着千家万户同样的家庭。在这一句中已经把自己的私情和家国大义糅合在了一起。魂牵梦萦可能只是自己的家庭,但身在官场中的人要肩负的却是这天下万户。虽然只能在梦中思念故乡,但却知道故乡中的家人也和窗外的人过着差不多的日子。所以那些思念应该化为官员保护百姓的决心。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暧暧(ài)”:昏昧不明貌。
悠然在漫长道路上行路的人,在这样昏暗的郊野上行走着。
在这路上行走的人看似悠然,却也是持续的在路上奔波着。即使在昏暗的时期也在赶路。他们赶路也是为了让家人能过的更好。所以即使归家又如何了?依然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依然有可能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外出。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极浦”:遥远的水滨。
担忧着远方的家人,看着远处的炊烟那么少。
心绪烦乱的两人看向远方的水面,远处只有少量的炊烟飘起。如果是这样那过着安稳生活的人又有多少了?那身具官职的两人是不是应该在能为更多人做出贡献的地方了。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下秩(zhì)”:谓官职低。
可以有效的表述出事件过程是一种难得的才干,但只想着归家不打磨自己的能力是难以进境的。
“赋”是一种古代汉语文学体裁,通常用于描述事物或表达情感。它可以分为反映国家大事的题材,或是个人生活的题材。作为文官的他们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改变民众的生活水平更为重要,只想着归家是难以让家人过好的。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遥远的故乡已经看不见了,水天绵延向远处已经连成一片。
虽然现象远离家乡,但天下又有哪个地方没有家庭了?要承担起让更多人都过好的责任。
这是一首思乡的诗作,作者和使君在高处看着远方目力不极的故乡纠结衡量着自己作为官员的使命以及陪伴故乡家人的私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