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垃圾社交,不如独处

汪涵在节目中曾经说过:当他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人时,他就会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删掉。

他说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轻松,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自在的一塌糊涂。

一百多个好友其实并不算多,但像汪涵这样的人,相比于花时间去经营朋友圈,他们更享受寂寞,不用去考虑外界,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我,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是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们总是害怕被孤立,认为“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于是为了合群而合群,一不小心就为了迎合谁,而违背了自己的内心,渐渐的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结交一些无关痛痒的朋友,还不如直接放弃那些没用的社交,学会好好和自己相处。

毕竟,不是谁都能耐得住寂寞,学得会独处。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开始慢慢习惯了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因为我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只是在和没有共同语言的人群中,我选择了沉默。

与其为了合群去违心地跟着别人的步伐转圈,倒不如静下心来寻找真实的自己。

刚开始在别人眼里是“不合群”的,自己也会觉得有些委屈,害怕孤独,走在路上会低头玩手机来缓解尴尬,但慢慢习惯之后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挺好,这种状态真的很舒服。

独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我成长。

蔡康永说过:“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冷淡的人。那些没必要的交际,那些过于频繁的人情世故,能免则免了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何炅提到请韩雪吃饭被拒绝了,原因竟然是因为韩雪要回家写作业。

韩雪每天都会学习英语3个小时以上,也都会给自己留英语作业,她总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会拒绝掉“无意义”的社交活动,留出时间来提升自己。

她的社交原则就是,与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同等级的人深交。

我非常佩服她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专注地走入自己内心世界,毕竟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容我们拒绝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和你们分享一句话:“做个大致善良的人,然后有适可而止的自私,和恰到好处的漠不关心,生活会轻松很多。”

我们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别为难自己,低质量的社交,远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你只需要不断去学习,提高个人品质、气质和魅力,自然会融进属于你的圈子,交到三观相同的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