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2)

今天老土来谈谈自己对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的心得。

2、老土眼中的系统可见性原则

系统应该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反馈。

关于这点,在老土自己的小本本中是这样写的“对长时间的操作一定要有响应和提示”。好吧,老土总结出来的内容的确说的不如人家明白。这里说说老土的理解。

如下图,这是老土的一个项目中的评论发布操作区。

第一个版本的“发布评论”操作如下:
1、用户录入文字,并点击“评论”按钮,输入框中的文字消失;
2、在一段时间(后端处理“评论”的保存大约需要2-3秒(这个时间有些长,各位看官见谅))内,界面没有任何响应;
3、2-3秒后,用户输入的评论出现在下方。

第一版

显然上面的交互设计并没有遵循“系统可见性原则”,用户的操作并没有被给予及时的响应。于是,修改后的第二个版本的“发布评论”操作如下:
1、用户录入文字,并点击“评论”按钮,“评论”按钮上的文字由“评论”改为“提交中...”;
2、用户输入的评论出现在下方,但对应评论的右上角显示状态为“提交中...”,注意在此过程中输入框中的文字并没有被清空。实际上,这个输入框还被“Disable”了;
3、2-3秒后,输入框中的文字消失,按钮上的文字由“提交中...”改为“评论”,用户输入的评论的右上角显示“删除”。

第二版

在这次改版之后,交互体验已经好了不少,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第二版在用户发布了一条评论之后,将不得不等待评论提交成功后才能输入下一条。于是有了第三版,如下:
1、用户录入文字,并点击“评论”按钮,输入框中的文字消失;
2、用户输入的评论出现在下方,但对应评论的右上角显示状态为“提交中...”,注意在此过程中输入框并没有如第二版一样被“Disable”,仍然可用;3、2-3秒后,如果评论提交成功,用户输入的评论的右上角显示“删除”;否则显示“再次提交”。

第三版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从第一版改版到第二版是遵循了“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反馈”的原则;从第二版改版到第三版其实也是这个原则的体现,既然用户已经点击了“提交”,那么就让用户“完成了提交好了”,不要“强迫用户等待提交完成”!

[未完待续]


这段时间老土在休假,都是存稿,所以有些帖子比较短,见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366评论 25 709
  • 吃货地图产品需求文档 V1.0-2015/03/30 1概述 1.1产品概述及目标 概述:“吃货地图”是一款基于i...
    michaelshan阅读 5,913评论 1 46
  • 四 哲一的车是一辆大切诺基。他带着漪子转了一两个景点,果然都是人山人海,停车场爆满。...
    哲一一阅读 208评论 0 0
  • 图文/兰妮.逞 最好的友情是什么样的? 不可能老是想着你你不是我火烧眉毛的生活但当闲暇的时候就会偶尔把你想起想起你...
    lannychen阅读 725评论 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