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情商算不算高呢|东坡日历:2025年3月30日,周日,乙巳蛇年,农历二月三十

原创

【苏轼的情商算不算高呢】

我常常怀疑苏轼的情商。

按说,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丐奴隶,情商算高的吧。

但是,他口无遮拦,常常得罪人,搞到自己九死一生,整个一高开低走,一把好牌打得稀烂,怎么看这情商都堪忧。

他的口无遮拦,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朝堂之上,或为国分忧,或为民请命,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有啥说啥。

一种是在私下聚会,或插科打诨,或春秋笔法,都是心里存不下秘密,咋想咋说。

他虽然爱热闹,喜交友,但真心不喜欢当官,更不爱官场的应酬。

他自己不爱做官,就认为好朋友,比如章惇,也不爱做官,人家被贬,他写封安慰信,意思是不当官还好些,把心高气傲的章惇得罪得死死的,所以人家也把他整得死死的。

说回他今天写的这首词。这还是38岁在杭州当通判的时候。

今天还是寒食节的七天长假。苏轼的父母已逝,不用回家扫墓,就留在杭州,游西湖。

在体制内当官,游个西湖也不是那么自在,约的四个朋友,虽然都是年轻人,关系也不错,但看着还是有点微妙,有点像陈道明演的方鸿渐。

四个人,官最大的是太守陈襄,其次是通判苏轼,他俩是杭州市的一二把手,搭班子的领导。另外两个是下面的县长,钱塘县的周攽、仁和县的徐畴。

就看苏轼在词里怎么说的吧。

【瑞鹧鸪】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三月初一,浙江杭州,时年38岁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寒食节这天,天还没亮我就到了西湖,太守还没有来,两位县令先来了。

月亮还挂在天边呢,乌鸦也在啼叫,我还以为自己赶了个大早呢,谁知湖里就已经满是官船。仪仗队还没摆好阵势迎接太守,两位县令的船倒划得飞快。

青山倒映在湖中,水面上挤满撑船人的小黄帽,岸边也不清闲,只看到鹊尾炉的青烟缭绕。

难得春日晴朗,老夫我却只想睡觉。唉,起得太早,要有个僧榻,让我打个盹就好!


你品一下,是不是语含讥讽,至少是调侃,县里的父母官巴巴地来陪市里领导,这个老大还架子十足,害得老夫我天不亮就起床,还不如去睡个回笼觉。

回到当时的语境,他其实是比较松弛的,因为他与陈襄的关系挺好,两人以前在京城就认识,陈也是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外放到杭州的,两人搭班子合作挺好。苏轼这年正月就请过病假,陈襄还来邀请他到城外寻春。

【点击可回顾:原来春风浩荡自此始啊|东坡日历:2025年2月18日,周二,乙巳蛇年,农历正月廿一】

但他不爱官场应酬之心也是昭然若揭。后人评价说他往往如此结尾,怪不得晚年痴迷陶渊明。

所以,情商这东西如果真的存在,那苏轼大约也不稀罕吧。

【东坡日历】

2025年3月30日,周日,乙巳蛇年,农历二月三十

38岁,是日,在钱塘(浙江杭州),寒食日,未明至湖上,太守陈襄未来,两县令周攽、徐畴先在,有感赋诗。轼。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三月初一,时为杭州通判。

50岁,是日,始,圣上染病,太后摄政。轼。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三月初一。

51岁,是日,书《佛心鉴偈》以立石。轼。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三月初一。

59岁,是日,在安喜(河北保定),撰文祭滕希靖之母杨氏。轼。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三月初一,时任定州知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