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食物

今天与朋友到一家书店咖啡馆闲坐,聊了半会天,看了一小时书,各自喝了一杯饮料,吃了一份甜点,临了谈起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在书上花钱总比在食物上花钱要犹豫?

这个话题的起因是这家书店咖啡馆的经营模式。书店里超过2/3的书都有可以试看的样品,顾客可以挑选任意一本带进咖啡馆里阅读。这里的书种类繁多,既有经典读物又有畅销新书,我和朋友总会选取那些热门但又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的作品进去阅读,同时点一份下午茶套餐。

可仔细想想,一本书的价格通常在40-50元之间,而一份下午茶套餐的价格也在50元左右。我们之所以来这里试看,就是为避免一时冲动买下不喜欢的书,看不完丢到一旁浪费。可算下来,我们在食物上的花销与书籍本身价格相差无几。那为什么我们在买书的事情上犹犹豫豫,却在食物上消费连眼睛都不眨呢?

理论一:书籍和食品两件事上踩雷的可能性是一样的。碰上不喜欢的食物,我们顶多是剩下不吃,眼不见心不烦。可书却能永久存放,即便我们买回家后丢到一边,它却总有机会出现在眼前,提醒我们那次吃亏上当的经历。而且当每次面对不确定书籍时,这种经验会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所以如果买到自己不喜欢的书,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卖或存放在一个永远也看不到的地方。

理论二:读书和美食是可以兼得的。顾客来到这家书店咖啡馆,如果食物好吃书不好看,那只花了书一半的价钱就避雷成功;如果食物不好吃书好看,那就当原价买了本好书看;如果书好看食物也好吃就更棒了,等于以50%的消费撬动了100%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所以有3/4的概率我们在食物上的花费并不会吃亏。

理论三:人的本能只有吃喝与排泄,对于本能的投入也是我们的本能之一。

所以到底是哪种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太多太多的故事不经意的总涌上脑海,想到自己写的那么多故事好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每每想到一件事就像灵魂爆发接二连三的...
    锦鲤果阅读 2,523评论 0 8
  • 2017年1月16日 为什么没有第四第五天?忘写了。 昨天做火车从拉萨来到日喀则,终于实现了在高原坐火车的愿望,虽...
    Sophia007阅读 656评论 0 0
  • 晚上和创业合伙人在Starbucks沟通了两个小时关于后续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我还是一贯的思想来提议:如果技...
    DejinZhou阅读 1,469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