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顶层设计

为什么谈这个话题

** 首先这是写给自己的How To系列的开篇。 **
越来越发现,自己很健忘。尽管已经接纳自己在日常生活的健忘。但最近发现,很多想清楚的事情/经验/教训,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沿着 受挫 --》 思考 --》总结 --》忘记 --》再次受挫的节奏。
也许,总结的不深刻,不到位也是忘记的理由。

写下How To 系列,为健忘的自己提醒,也为了持续优化这些内容。

所谓“人生的顶层设计”,基本是个伪命题。不是说不真实,而是近于废话。以前总说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其实不然。
很多事情,很多方面,提前规划和思考符合2/8定律,有所为是20%努力完成80%的任务。

年轻时以为明白但不能真正重视和执行,基本靠兴趣支配和命运摆布。人到中年,才开始认真考虑,希望执行。

谈谈自己对顶层设计的理解

所谓顶层:就是目标的确立和分解。
所谓设计:充分理解和探索自我意愿,个人能力,家庭和周边环境。在意愿(Dream)/ 能力(Ability) / 客观环境(Environment)之间求得一个可能的平衡。意愿是主观的,能力和环境是客观的,资源类的。

毕竟只有自己有最强烈的愿望来理解自己,实现和优化自我。可能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角障碍,但可以借助各种外部视角来弱化此问题。关键在于个人有最强烈的动机来进行设计。

比如健康这件事。

  • 终极目标是健康的活到80岁。
  • 可细分为 1) 坚持锻炼 2)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3)定期体检注意各年龄阶段的重疾前兆 4)弱化环境不利因素(雾霾/ 水污染/ 交通风险/ 食品安全)

哪些方面需要顶层设计

  1. 职业方向/谋生

  2. 知识/能力体系

  3. 孩子教育

  4. 个人健康

  5. 婚姻建设

  6. 父母养老

  7. 理财

  8. 个人修养和爱好

  9. 社会交往

  10. 旅游

顶层设计之忌

  1. 好大喜功,眼高手低
    比如理财,在理财小白的情况下计算20%的年收益和做白日梦想挣到100万如何花没差别。

  2. 无法想清楚到底要什么是最要命的
    人是复杂的欲望动物,往大里说,什么都想要。从变化说,很难知道状态改变(有钱了/有病了/有难处了)后要什么。认清自己是根本。
    如何认清,很难回答。把各个问题分开可能好些。

  3. 缺乏勇气,停留在comfortable zone,对自己不够狠。
    比如知识和能力体系,学习新东西的欲望有,但实际动力严重不足。

  4. 没想清楚如何监控和执行的,就是白设计。

  5. 几个方面的顶层设计很容易冲突,如何处理冲突?
    资源(时间/钱/精力/其他资源)都有限,如何取舍。全凭内心。但要确实理性权衡过而非一时冲动。权衡也使资源更合理调配成为可能。

  • 比如 父母养老和孩子教育 在时间上的冲突,能否提前想到,对居住环境做优化。和父母商讨解决办法。

  • 比如知识/能力体系的建立和获取和个人修养爱好之间的重叠,能否共用。

顶层设计是开始而非结束

设计之后,是执行和监督,优化。设计-> 执行-->监控 -> 优化 -> 设计 形成闭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