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主题绘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年》

朱慧颖/编绘

中少社出版

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绘本,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小男孩用红色的鞭炮、灯笼和披风把怪兽年赶回海底的故事。

这本绘本是作者朱慧颖的本科毕业作品,她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坎伯维尔学院插画系,一直从事立体书设计。

原稿曾在英国公开展览,深受外国人士喜爱,多次要求收藏。

2、《春节》

王早早/文 李剑沈冰/图

北师大出版社

了解福州人年夜饭必吃的“太平燕”,还学习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那首五言诗。

3、《回家》

魏捷/文 徐灿/图

中福会出版社


4、《团圆》

余丽琼/文,朱成梁/图

明天出版社,信谊出品


余丽琼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向父亲表达“我爱你”……

5、《过年》

梅子涵/著(加)冷沁/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写给成年后远嫁异国他乡的女儿的“信”。

在过年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代表团圆的特别的时刻,将自己内心淡淡的忧伤,和对女儿深深的思念,浓缩到了那一顿极具象征意义的年夜饭里。

那一道道极具生活气息的菜中,饱含着父亲对女儿最简单而又最浓烈、最深沉的爱。

6、《过年啦》

孙肇志张羽高/文,徐芳李婷/图

《过年啦》来了,听说立体书的创意来自国外,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本绘本介绍的是咱中国的过年。精美之作,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文字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年的很多传说,过年的风俗,除了立体模型,还有很多互动环节。比如,贴春联、给小朋友开衣柜换新衣等等,非常引人入胜。强烈推荐!

7、《打灯笼》

王亚鸽/文、朱成梁/图、

蒲蒲兰绘本馆出品

《打灯笼》描写的是陕西省武功县一代正月十五的一种风俗习惯,小时候笔者曾在武功县生活了八年,对那里的风俗民情比较熟悉

小女孩招娣从期盼挑灯笼,到点亮,燃烧,熄灭,再到重新心怀期待的温暖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渐渐丢失的一种不舍,淡淡的离别乡愁,以及在怀抱希望中渐渐长大的过程。

8、《灶王爷》

熊亮/著绘

果麦文化出品


熊亮是中国独树一帜的绘本作家,也是首位入围国际安徒生插画奖短名单的中国画家。

他绘本中,孩子眼中的灶王爷是这样的:我家有一个大大的灶台,中间贴着一张大大的灶王爷。他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你。我想偷吃,呀,灶王爷看着我呢!

我打碎了花瓶,要不要说是小猫干的呢?灶王爷立即瞪起大眼睛,我就只好乖乖认错啦。不过灶王爷也不总是那么严厉。我们吃饭他就笑眯眯地看着。每年腊月,他都会到天宫向玉皇大帝报告我们的生活。

9、《灯孩儿》

金波/著,颜青/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著名作家金波老师精心创作的一本绘本。灯孩儿——元宵节的小精灵,点亮了灯,点亮了星星,点亮了盲孩儿的眼睛……灯孩儿点亮了人性中的光明,成为触动人们内心的一盏灯。盲孩儿的眼睛复明了,灯孩儿却消失了。灯孩儿去哪里了呢?故事充满人性关怀,语言生动优美,画面简约灵动,适合3~9岁孩子及热爱绘本的所有人阅读。


10、《斗年兽》

刘嘉路/文,(俄)尼格尔.欧尼可夫/图

海燕出版社

刘嘉路的《斗年兽》表现得很智慧:有怪兽却不恐怖,有打斗却洋溢着爱心与喜气,有习俗呈现却不妨碍故事的流畅、好听,有众多人物却又个个性格分明,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值得留意的是,来自莫斯科的插画师伊戈尔·欧尼可夫对绘本的独特表现。

11、《过新年》

徐鲁/文,门神童书/图

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特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撰文。已经长大了的我们才懂得,新年,不单单是一个万家团聚的节日,更是一个浸润着浓浓的亲情、乡思和感恩的节日。

人间春常在,我将深爱着这个世界,包括它所有的悲苦;我将深爱着生活着生活中的每一天;包括它全部的艰辛。


12、《龙的高跷》

李燕/文,于大武/图

二十世纪出版社

蒲蒲兰童书馆出品

有一年,我在北京开会,朋友邀请我到她们的网红民宿住了一晚,山楂小院是我住过的民宿印象最深的一个,民宿就在延庆。延庆区在京城之北,到了延庆才知道北京还有另一个版本,完全是世外桃源。

这本书就是以描写北京延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技艺为蓝本,讲了小龙向林老伯学习打高跷拐子的故事。自从拥有了自己的高跷拐子,小龙更加喜爱上了高跷。我小时候在北方过年第一次看到踩高跷,印象很深刻。读完这本绘本,也让这项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生机……

13、《龙的故乡》

董宏猷/文,于鹤忱/图

中少出版社


本书以元宵节为背景,讲述了华裔小女孩从国外回来,回到故乡龙门岛寻龙、圆梦的美好经历。整个故事以儿童为本位,从女孩角度和眼光来描写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家人的团圆生活以及元宵节民俗活动,爷爷扎龙灯、奶奶包元宵、爸爸舞龙灯,小女孩儿自己也被打扮成采莲女跑旱船,呈现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作者董宏猷还有《垃圾箱里的妖怪》和《兵马俑》等绘本。

14、《吃饺子喽》保冬妮/文,曹艳红/图,希望出版社

饺子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相传为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为的是驱寒、发热。饺子是北方的年节食品,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按成熟方式又分为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如今,饺子已走向世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如日本饺子、朝鲜饺子、韩国饺子、越南饺子、墨西哥饺子……饺子已经成为代表东方味道的佳肴。保冬妮的《吃饺子喽》绘本,把温暖的味道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15、《饺子和汤圆》

卷儿/文,任晶晶/图

蒲蒲兰童书馆出品

快要过年了,如何让孩子认识一下饺子和汤圆这对好朋友呢?

首选这本书。看看他们的不同点,如:一个皮肤滑滑的,一个皮肤黏黏的;一个穿得薄薄的,一个裹得厚厚的;一个戴发箍,一个大光头;一个喜欢吃肉和菜,一个喜欢吃甜食……虽然他们有很多不一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小朋友们能猜到吗?

16、《美丽的新年》

(美)托马斯.汉德福斯文/图 蒙正图书馆译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一位美国艺术家因创作了一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新年的绘本而获得凯迪克金奖,在美国畅销了70年,就是这本。

1931年,托马斯来到北京,并租下一个院子做自己的绘画工作室。他在中国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取名叫美丽。

这本《美丽的新年》正是以他的养女为原型创作的,生动写实的绘本,为我们留下了上个世纪30年代老北京的珍贵记忆。

17、《北京的春节》

老舍文,于大武/图

蒲蒲兰绘本馆出品

绘本选自“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散文名篇,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艺术还原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呼唤起“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腊月初八吃腊八蒜、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大年三十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元宵……

大人们的忙碌,孩子们的热闹,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人们的脸上,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团圆气氛。

18、《好忙的除夕》

翁艺珊文/图

信谊图画书


作者是台湾的一位商业设计专业的女孩,兜兜转转最终走上绘本创作之路。

如果只选一本书,在亲人相聚的春节与孩子共读,那便是《好忙的除夕》!

19、《不一样的春节》

高婧/文图

青岛出版社


插画师高婧用绘本的形式讲述了2020年中国人举国抗“疫”的重要话题,图文合奏,击中人心;入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全球抗疫童书共读互译项目”,被翻译为10种语言供全世界的小朋友阅读。

20、《过年都是新的》

伍美珍/文,妙象童话/图

北京出版社

据说这是“阳光姐姐”伍美珍的绘本处女作。笔者对在一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又选择在绘本创作上再出发的人表示敬佩

中国有安妮宝贝、伍美珍等,外国有李欧.李奥尼等等。

21、《外婆的大公鸡》

王一梅/文 于鹤忱/图

中少出版社


为了孙女小悦,外婆决定离开乡村来城里过年。外婆给小悦带来了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小悦不想让这只大公鸡变成美味鸡汤,她想养这只大公鸡。可是,邻居们能同意吗?哪有养大公鸡当宠物的呢?……

现任苏州作协副主席的作家王一梅为孩子们带来了另一个视角描写春节的绘本,强烈推荐!

22、《好困好困的新年》

孟亚楠/文图

天天出版社



新年就是要一家人红红火火地围坐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除旧岁、迎新春。往年,宝熊的新年都呼噜呼噜地睡过去啦!所以,宝熊从来不知道“过新年”到底是什么样儿。天气越来越冷,宝熊一天比一天困。今年,宝熊决定坚持着不打瞌睡,它和朋友们一起过新年!

这是青年插画师亚楠从另一个角度描写的春年,很适合小朋友读。

23、《十二生肖的故事》

(台)赖马/文图

启发精选出品



台湾趣味绘本大师,独创了以“渡河比赛”的故事主线,生动幽默地描绘了选拔十二生肖的过程,让孩子轻松看懂年龄和生肖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对照查看家人、朋友的生肖,非常有趣!是过年全家几代人在一起共读的好绘本。

24、《十四只老鼠捣年糕》

(日)岩村和朗/文图,彭懿译,

接力出版社



新年快到了,十四只老鼠一早起床,大家分工合作,忙着捣年糕。现代人过年已经很少在家自己动手做年糕了,这十四只老鼠用传统木臼、木杵捣年糕,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希望借此在孩子心中留下传统的印记。读完绘本,如果孩子们对捣年糕感兴趣,爸妈千万不要怕麻烦,只需准备两杯糯米、一根擀面棍,就可以给孩子一次难忘的经验了。

25、《大雪盖不住回家的路》

周旭/文图

蒲蒲兰绘本馆出品


推荐这本绘本你一定很好奇,会不会是搞错了?这不是春节主题的绘本呀?

之所以推荐,其实并非偶然,虽然故事描写的是冬季草原上一个温暖的故事。笔者已走过人生上半场,对于“过年”的理解和童年有些不同,除了热闹、开心之外,其实它还是一种寄托,一种人类心灵深处的精神寄托,这种寄托可以撑起人对明天的希望,也可以延长人的生命,这便是阅读的力量,这样想来,我用这本绘本结尾是不是很合适呀?

因为,每个人在这一段时间,都会踏上“回家之路”,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只能留在原地过年,至少还可以通过阅读一本书让自己的精神回家,因为《大雪盖不住回家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