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饰品,平安扣,又称怀古、罗汉眼、玉璧,是一种寓意平安、祥和的中国传统玉器首饰。
基本信息
别名
怀古、罗汉眼、玉璧
盛行年代
清末以后
制作材料
和田玉、绿松石、蛇纹石玉、独山玉、玛瑙等
寓意平安、祥和、圆满
起源时期,新石器时期
现状
衍生作品
平安扣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即由中国古代的玉璧或钱币演变而来,主流观点更倾向于其来源为玉璧,按照此说法,平安扣的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创始时期:在新石器时期,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地区、良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就已经出现了玉璧器型。过渡时期:在商周时期的玉璧被赋予了神圣的功能,它作为礼器被贵族们使用。兴盛时期:战国时期的玉璧玉石质地较好,青玉、白玉用作玉璧较多。衰落时期:在汉代,玉璧材质沿袭了战国时期玉璧的风格,但大多玉璧用作随葬的玉器。仿古时期:在宋代时期仿战国、西、东两汉的玉璧开始出现。发展到清代,玉璧的功能、受众与前代有明显变化。此时的玉璧主要用于祭天与把玩欣赏,极少用于陪葬。衍生时期:现代时期的平安扣的主要特征为整体正圆形,中孔略小、薄厚皆有,平安扣表面大多光素无纹,很少有雕刻纹饰。
平安扣按形式分类可分为平面型的平安扣、弧面型平安扣和镶嵌型平安扣。平安扣主要有两种装饰形式,一种为传统的系绳装饰佩戴,另一种为简单的金属镶嵌。平安扣饰品主要的编结方法总结为三种,分别为:蛇结、三环结、金刚结。平安扣的镶嵌方法根据金属固着平安扣方法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爪镶、包镶等。
平安扣的内涵寓意符合现代人们向往祥和的心理诉求。平安扣从它的名称来看,它象征着平安、祥和;从它圆润、简洁的外观来看,它象征着圆圆满满、简单快乐;从它的材质来看,多使用玉石雕磨平安扣,而玉石本身就有着众多幸福与美好的象征。
命名
对于平安扣如何演变至今主要有两种推断,其一,认为平安扣是由古代的玉璧演化而来,其二,认为平安扣是由古代钱币演化而来。平安扣的形状很像古代的铜钱,古人认为古铜钱可以避邪保平安。作为佩饰的平安扣,在古代它还是财富、身份的象征,寓意财源滚滚。通过古代玉器文献资料,学者观点更倾向第一种推断:平安扣是由古代的玉璧演化而来。
平安扣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瑞器发展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直至近代它才被称为平安扣,在过去几千年的朝代中它一直以玉璧命名。
有学者认为平安扣的名称来源于平安豆,因其外形像纽扣,故名平安扣,寓意着平安幸福。“扣”字的意思是指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平安扣”即套住、拢住幸福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