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书也有糊涂的时候
这两天在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本非常受益的书。里面多次提到一个词“人情的磁力场”,也就是熟人社会。大多数人脱离了“人情的磁力场”就会活得很不习惯,因为中国的文化已经把每个人都设定好了。
我们是只注重“身”和“养”的,至于“灵魂”或“人格”的概念不在我们的血液里。所以人人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他就不会去追求独特的自己。
传统的中庸之道,也是守拙。讲的是吃亏是福,安身立命。因为中国人是没有自己的心的,士大夫的心里总是要装着苍生而不是独身,时至今日,为大我牺牲小我仍然是价值取向。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替他人着想,心里要相互想着对方,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实现。活在“人情的磁力场”的人,最重要的是“合和”,而其中之道,就是“吃”文化。
“吃”能够使肉身延续下去,因为“身”就是一切,“养”变成了价值判断标准。盛世是为皆有所养,孝道为赡养家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要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不难理解社会为什么会“现实”,婚姻(爱情)也只是求“安身”(吃),“安心”(对我好),谈不上什么肉与灵的结合。因为我们心里是不能装着自己的,所以每个人都是要被照顾的,换言之我们必须心里装着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一方面“儿童化”,一方面要依赖“人情的磁力场”才能符合传统价值取向而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