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分到70分——只要去做

这周比较忙,写一个小的概念——从20分到70分

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在跑市场,见过了各种各样老板。

有些老板会让人觉得他情商并不是那么高,或者不太聪明,相处也不太舒服,总之就是让人感觉有点奇怪。

但是这些老板确实在社会都有一定地位了,收入和财富一定是在社会前10%的人了,可以算上成功人士。

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他们有不为人知的特性或者眼光让他们成功了。

反而是因为在很多决策上,他们因自身特点,没有太多顾虑。不理性也好,冲动也罢,最后他们就是去做了,成功了。

这里不讨论老生常谈的执行力,而是讨论很多人可能错误的预估了一件事情从20分到70分的距离


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个现象,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周末,你去参加了有10年没见的高中同学聚会,聚会的场地居然是在一栋商业大厦的楼顶。你正装出席,会场地面铺着绿色的草地,抬头就是蓝天白云,旁边摆着西式的自助茶点,你跟几个熟悉的高中同学靠在一架黑色烤漆钢琴旁在聊天。
突然你跟好同学说了句:“这个钢琴好像不错”。
同学:“哦?你懂钢琴?要不要试试看?”
你:“好哈,试试看~”
你弹了一首入门的钢琴曲《卡农》,熟悉缓慢的旋律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同学围过来,很多同学都投来仰慕的眼光。
(能不能这里放一首《卡农》的钢琴曲)
弹完之后因为围的人都在起哄,你不好意思再弹下去了,就跟大家说了声谢谢,然后跟其他同学侃起其他事情。
身边的同学觉得你会弹钢琴很厉害。别说在场的同学了,估计自己身边都没几个会弹钢琴的朋友。

但是,实际上你就是因为公司楼下有个钢琴体验班,你去玩了一个星期,学了这首入门《卡农》而已。


所以有时候从20分到70分就是这么简单,比想象的简单很多,只要去做。

当我们想创业的时候,我们跟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一样打工的角色。
当我们踏出创业的第一步的时候,我们突然就比80%的朋友领先了。

当我们平时不怎么跑步的时候,我们跟很多人一样都是不运动的肥宅。
当我们有空去参加的5km或者10km的马拉松,很多人就会觉得你跑步很厉害,因为70%的人这辈子都没参加过马拉松。

当我们没做过饭的时候,我们一直就是一个不会做饭,负责洗碗的角色。
当我们花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下,做个5-10个拿手菜,我们马上就变成朋友身边的“大厨”。

这样的例子可以有很多。
0-20分,靠随机
20-70分,靠去做
70-100分,靠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

理解了个这个概念有什么帮助呢?

1.很多人可能错误的预估了一件事情从20分到70分的距离,如果能更加清晰的意识到这个距离,可以有效帮助自己提高执行力,因为执行力低很大程度是觉得实现目标太遥远,但是实际上目标其实很近。

2.反过来,不要把20分到70分的成功,当成自己的牛逼。这个是昨晚和阳哥吃饭的时候激发的概念,他跟我聊的一个事情: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时候,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会,下海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都成功了,赚钱了。
那就像牛市,进去炒股的都赚钱了,各个都是“股神”。
但是现在他还有很多朋友用这种莽撞的方式在做生意,都亏得很惨淡,就是因为这种“牛逼”的错觉。
我身边也经常看到这种例子,将一时的幸运看成必成的牛逼。

3.真要做好一个事情,不要把赌注压在20分-70分上。有些事情只是浮于表面,有个表象可能就够了,例如会弹钢琴,会跑步,会做几个菜。但是如果真正要做好一个事情,例如教好自己的小孩、创业开一家公司、专研一门技术,那就是70-100分的事情了。这个路是很漫长的,不要想着拿20分-70分的冲劲就能干好70分-100分的事情。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点30分 就寝:23点6分 下午过了2点就不能再让孩子睡觉了,午睡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点...
    坤道率然阅读 245评论 0 0
  • 近两年知识付费的浪潮中,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跳出自己“看了很多书,生活照旧”的困境,购买了很多在线课程。每一门对于我...
    阳光蝈蝈阅读 164评论 0 1
  • 自从有了墨墨,收获最大的就是邻里感情。 每天串串门,经常搭伙聚餐,相敬如宾等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等有时间,我想...
    怀念三毛阅读 183评论 0 2
  • ​【小确幸】今天看到一条刷屏新闻:主要描述一个宝妈带1岁女儿和3岁儿子到幼儿馆游泳,因为工作人员临时有事告知该女子...
    姣love姣阅读 388评论 0 0
  • 2017年9月15日如是家人黄愈惠,种种子第46天。 发心:我今不是为了我个人闻思修行,而是为了六道轮回一切如母有...
    愈惠阅读 12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