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事

你好吗?我很好!

总会再见,

所以我没说离别。。。


关于北京,一个我学习生活过7年的城市,留下太多记忆,关于友情、爱情和亲情。

从未想过不去提,也从未想明白怎么聊,点点滴滴见证了我人生的飞速成长和蜕变,离开时未曾犹豫,现在想起依然亲切。

那些熟悉的人和街道,只停留在记忆中,有些沉淀下来,延续去生命里,有些被生活过滤或自动屏蔽。

---------------听说----------------

——上学时住过的魏公村,现在房价十万;

——农科院里的环境绿化终于得到了改善;

——毕业时实习过的植保站可能会搬去通州;

——朋友圈里充满了炫娃狂魔,身边的单身该是寥寥无几;

——吵嚷着上市的康圣环球,还在原地踏步,虽然这年头,不喊上市都不好意思开公司;

——博奥的新办公楼终于在一年后搬了进去,高层宫斗还是堪比宫廷剧;

——那时我们骑过的自行车,也许还在循环贩卖;

——有的人活得辛苦却乐此不疲,有的人活得自在却不知满足。

---------------还记得--------------

——盛夏的北京,相比冰城,闷热难耐,农科院实验楼台阶旁,我和闫小妞两个爱哭鬼,吓跑了蚊虫和野猫,只留下一堆堆的鼻涕纸;

——那时的导师、老师、师兄师姐、师弟师妹;那时的博导硕导,博士硕士,那时街角的便利店,所门口的凡客快递员,南门口的蔬菜花卉大市场;

——魏公村的简陋宿舍里,我、安厦、扁整天吵吵闹闹中互相陪伴,抄家伙做饭,或吃着各种奇葩美食,然后午睡后飞车去实验室打卡;

——那时的我们纯粹也世故,目标就是早日毕业,离开也怀念,虽然有些辛苦有些累,但学习的苦,现在想想又算得了什么;

——那时我们坐着地铁奔赴京城的大小商圈觅食,是群十足的吃货;

——那时我们异地恋,纯纯的北京上海不相信眼泪,电信灵通卡,每天电话粥4-5个小时;

——那时的我,每月除了1000元补助,需要爸妈资助1000元生活费,算是奢侈和败家;

——那时的粪,每月补助同样1000元,自给自足省吃俭用,坐着绿皮火车来北京看我,每年数次;

——那时我们总觉得这个城市太大,有太多地方没去过,有太多新鲜事没体验,周末小长假,全部排满,好似不抓紧就要离别似的;

——那时我们毕业,找工作,租房子,搬家,手里抱着毛绒玩具和拖把杆,心里憧憬着未来,不知不觉,时光飞逝;

——那时我们为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满足,为工资节节攀升而兴奋,傲娇的告诉爹妈——“说想要什么礼物,女儿给你买”;

——那时我们为了进世界五百强而骄傲,我们说终于见识过什么是国企、央企,体验一遭也是锤炼和谈资;

——那时的我们迷惘、疲惫、也兴奋,只是每到节日,偶尔想家,让人懊恼,胡思乱想,但并不会打电话回家诉苦,常常笑笑继续前进,觅食找乐;

——那时的我们从懵懂到从容,从淡定到挑战,从挑战到迷惘,再从迷惘到勇气,周而复始,成长的是心智,可分明所有的锤炼都写在眉眼里和发梢上;

——那时的北三环、中关村南大街、魏公村,皂君东里;那时的安华桥西、中关村东南小区;那时的南三环、刘家窑、亦庄、北工大软件园,荣京东街;

——那时的北京是礼物;

——现在的北京是记忆;

——那时的我们有用不完的力气,吐不完的槽,收不住的大笑和大哭;

——现在的我们要留着那些也许用得完的力气,淡定从容,不悲不喜,心安理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年春天四月,北京开始飘杨絮的时候,我在理科教学楼北大中文系的一节课上。记得快下课的时候老师说,给大家介绍一个外...
    李镜合阅读 4,596评论 1 7
  • 16岁我来到了北京,在通州某封闭式学校学习,护城河经过校门口,得过一个桥才能看到对面的易初莲花。来报道的同学多多少...
    Addendums阅读 2,350评论 0 0
  • 小心翼翼堆砌了七年的北京梦,终于在今晚,土崩瓦解。 因为一个电话,一个来自老家的报病电话。虽然母亲竭力克制着情绪,...
    有点思想阅读 2,744评论 1 1
  • yeying12321阅读 1,670评论 0 0
  • 晴空微风,青草沁香,少年舒展扎完马步有些木木的身子,拿起尚未完工的风筝,悉心地开始绘制。这时耳旁传来时有时无的呜咽...
    陌上辰落阅读 1,8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