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论语》(54)既往不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详解

“哀公”,是鲁哀公,鲁国国君。“宰我”,是孔子的弟子。

“社”,是社稷的社,社是土地神,“稷”,是后稷,谷神。古代立国,必有社稷宗庙,周礼说,“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是国君要祭的。

哀公问宰我社稷种树的规矩,宰我说,“夏朝种松树,殷朝种柏树,周朝种栗树,是为了让人民对国君战栗害怕的意思。”这个解释牵强附会,信口开河,孔子听说了,非常气愤这个不学无术的弟子,就说话了,这三种树只是因为适应当地气候,才多有生长,跟树名的寓意没什么关系。

宰我当时发现哀公对三家不满,想要有所动作,所以顺水推舟,讲了这么一件事,顺势鼓动,容易引起国家动荡。

这两人后来结局都不好,哀公鲁莽,志大才疏,想要一举除掉三家,可惜事情败露,流亡国外,客死他乡。宰我后来到了齐国做官,参与田常作乱,被砍了头,还灭了族。

孔子听说后就批评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陈年旧事就不要再提了,无可挽回的事就不要再谏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核心观点

这一节我其实没有懂,孔子是批评宰我口不择言乱政,还是说什么,后面这一句话应该是宰我说完使民战栗这句话之后,孔子听说了,知道了话说出口肯定会引来祸事,但已经无法挽回了,就告诫他引以为戒,不要一错再错,吸取教训,不要再犯。这也是当时孔子唯一能做的了是为人师表对弟子的爱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7评论 1 16
  • 9.6用口诀修炼领导力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体现着领导力,以身作则,用行动去证明比说嘴实际的多。
    张琪77阅读 1,339评论 0 0
  • 这周工作总结 1,这周开始要资源,前4天还是非常有激情的,后面2天状态不太好,被拒绝太多,心态有点变化,所以勉强完...
    若澜Fineyoga阅读 1,436评论 0 0
  • 我们通常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
    寻世良方Cc_Sandy拎0阅读 3,736评论 0 5
  • 几千年前那里出现了一条鱼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
    chemical陈阅读 1,924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