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读书一定会遇到优秀的人

今天与朋友一起读书,不知不觉中来了六个人。这大晚上的,真没想到,原人大秘书长陈主任也来了。大家感觉很高兴,没想到陈主任会来。

大家一起读书,感觉比一般的朋友都亲切。今天共读论语的第五雍也,第六公冶长。陈主任到时,我们已经将雍也读完,开始读公冶长第六。

轮流朗读过程中,陈主任给大家很有深度地讲了其中的一些典故。

一、孔子所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的一句感叹,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孔子认为,人们对物质享受和外在表象的追求往往超过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这种现象在卫灵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背景故事:

孔子在卫国时,卫灵公表面上尊重他,但实际上更注重自己的私欲。

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游,让孔子跟在后面,显示出对孔子的不尊重。

孔子因此感叹,真正热爱道德的人太少,而追求外在美色或物质享受的人太多。

具体含义:

“好德”指的是对道德的热爱和追求

“好色”不仅指对美色的喜好,还包括对一切外在物质的过度追求

孔子希望人们能像追求物质享受一样,对道德充满热情。

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平衡物质追求与道德修养。

人们往往更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内心的道德成长。

孔子的这句话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思考如何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忽视道德的重要性。

二、读书一定要多读经典之书,所有的经书都是经典

陈主任告诉大家,所有的经书都应该读读,都值得好好读。如易经,作为万经之首,孔子所有的思想来源都出自易经。

易经讲变化、阴阳,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中庸平衡中发展变化。君子讲中庸,小人反中庸。

世界纷乱复杂,格局混乱,但所有的一切,如果用文化来理解,都容易多了。

中国人只要团建,在目前的大格局下,保持平衡,就会一直强大,无敌。

毛泽东的治国之道,是无敌的,他是一代伟人。

20250604晚在吾木成林共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