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个曾经威风八面的国王,在夜色中披着斗篷,偷偷走向一位“交鬼的妇人”家中。
他不再高坐王位,也不再有光环,只剩下惧怕与绝望。那一夜,是扫罗人生最黑暗的夜。非利士大军逼近,国家岌岌可危;他求问,却听不到任何回应——梦中无启示,祭司无回答,仙知无声音。
↑沉默了。而当真光不再回应,人往往就去寻找别的声音。
1、当他沉默,人开始找“替代品”扫罗曾经做过一件“正确的事”:他下令除尽全国所有行巫术、交鬼的人。可到了这夜,他亲自去求他们帮忙。
撒记书中(上)28章记载,他乔装改扮,对那妇人说:“求你为我行法术,将我所指定的人从阴间招上来。”那是何等讽刺——一个被拣选的君王,向自己曾经驱逐的黑暗低头。
其实,扫罗的问题不在“听不见”,而在于他早就不想听真话。当他还在权力高峰时,仙知撒母耳多次劝诫他悔过,他选择推诿、解释、掩盖。如今声音消失,他才慌了。可那并不是沉默,而是关系早已破裂。
2、绝望的选择:宁愿被假安慰那妇人开始害怕,因为她知道扫罗曾禁止交鬼。但扫罗发誓说:“你必不因这事受刑。”他只想听到一点“指引”,哪怕来自黑暗,也好过面对空无。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软弱。
当真理让我们不安时,我们会去找能“让自己舒服”的声音:有人靠星座指引人生;有人沉迷塔罗、能量疗愈;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各种心理安慰,拼命想找到“权威说法”。
我们总以为只要得到答案,就能平复恐惧,却不知这些假安慰往往只是在拖延真正的觉醒。
3、撒母耳的显现:真的是他吗?那夜,妇人“看见一个灵从地里上来”。
扫罗伏地痛哭,恳求他说话。“撒母耳”告诉他:“↑已经离开你……明日你和你众子必与我同在。”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把扫罗彻底击碎。可是,那真的是撒母耳吗?
很多人争论:
有的说是撒母耳被暂时允许显现;有的说那是邪棂假冒;
还有人认为,那只是扫罗极度恐惧中的幻觉。
不论哪种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
↑没有通过那女人说话。因为那本就是↑所禁止的道路。↑不可能用“违背自己命令”的方式传递旨意。
4、黑暗的代价:人若拒绝光从那一夜起,扫罗再没有回头。
第二天,他在战场上自刎而死,正如那声音所说:“明日你必与我同在。”他的结局,不是被仇敌杀死,而是被惧怕吞噬、被黑暗诱骗。很多时候,毁灭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点点开始于灵性的麻木。
当一个人不再、不再聆听、不再顺从,他会慢慢靠近那些“看似有答案”的阴影。扫罗以为能在黑暗中得到指引,却忘了——黑暗只会回应恐惧,从不赐下光。
我曾听过一位年轻职场人分享他的故事。工作压力大,他焦虑得夜里常常失眠,找了各种“快速解压法”:看心理视频、下载冥想APP,甚至求助算命和灵性课程。每次都像是抓住一点控制感,然而真正的问题——自我面对、勇敢沟通、求智慧的心——从未被触及。最终,他几乎崩溃,才明白,真正的安宁不在“快速答案”,而在回到真实内心,心靠↑面对恐惧。
5、真正的答案:回转而非幻象
如果那晚,扫罗不是去隐多珥,而是跪下,真诚地认错、求赦,事的结局也许不一样。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控制,而不是心靠;选择了幻象,而不是真理。
“隐多珥的女巫”不是一个神秘故事,而是一面镜子。当我们遇到恐惧、焦虑、前路未明,我们也常做出一样的选择——去找更快的答案,去抓住一点掌控感,却错过了真正的z救。
结语:寻找真正的光
扫罗死于黑暗,不是因为鬼太强,而是因为他不再信光。当↑沉默时,也许他并不是不在说,而是在等——等我们不再找“替代的声音”,而是回到他面前,重新安静、重新聆听。
家人们,真正的答案,不在惧怕虚幻中,而在回转的心里。愿我们不重蹈扫罗的结局,当恐惧袭来,不去找黑暗的出口,而去找那仍然等候我们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