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澜
编辑|菠萝斯基、一个叫小编的编辑
作为新闻线的工作人员,跑到乡镇或是村里去挖掘新闻素材,拍摄一线新闻是常事。很多时候,在采访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耐人寻味的事情,当我们用摄像机或相机记录别人的故事时,自己的心往往也会不自觉的接受一场另类的洗礼。
前日,跑了十多年新闻的老吴从村里回来,一落座就嚷着今天遇到了一件怪事,客串了一把捉“鬼”大师,帮一位老人家摄“鬼”去了。摄“鬼”?这可真是个新鲜事。
那天,老吴本来是去一个古镇拍摄老民居的新闻素材,想着弄个旅游资源的专题,正当他扛着摄像机在一栋老房子面前兢兢业业、瞄准角度拍摄时,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走了过来。
老人家佝偻着身子,花白的头发有点零乱,先是一脸凝重地看了老吴好一会,看得老吴背心都有点发凉了。老半天后,才满是犹豫地说:“你这是在干嘛?”老吴告诉她是在摄像,老人一听,低头想了一会,又问:“你们这是不是在摄‘鬼’啊?帮我去摄一下吧。”
摄“鬼”?
这一问让老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想直接回答“不是”,但看着老人那神情,估计是有啥事,便反问了一句:“老人家,你有什么事?”
老人一听,忙拉着老吴的手,说:“帮我去摄一下吧,家里好多鬼,晚上往身上扑。”看到老人认真的样子,老吴二话没说,就随她走进了家里。老人家里有点零乱,没什么家具,破旧的土砖房内四处堆满了杂物,看到老吴跟着进来了,老人连忙站到了房间的角落里,指着那扇破旧的窗户战战兢兢地说:“那里多摄一会,鬼就是那里进来的。”
老吴本想问问老人的情况,但看到她一脸期待,便也不多说,扛着摄像机在房间里面像模有样地拍摄起来,并按照老人的要求,对着窗户进行了重点拍摄。
看着老吴四处拍摄了一阵后,老人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颤颤巍巍的从床边的抽屉里拿出一小袋花生瓜子,硬往老吴手里塞,嘴里还在念叨:“命不好,媳妇嫌我老了,不愿意和我住,只好一个人住在这里,“阳火”低了,鬼就老往身上扑,还好你帮我摄了,今晚应该可以安心睡觉了······”
老人絮絮叨叨念了很多,很明显可以感觉出老人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对,看到老人这个样子,老吴心里真不是滋味,老人看起来该有80多了,头发全白,走路也不是很方便,就这样一个人住在这阴暗潮湿的老房子里,她的儿子儿媳怎么过得下去?
扛着摄像机走出老人的家门,老吴总不明白,为什么老人会认为摄像机可以摄“鬼”,但想起老人家那踏实的笑容,便又觉得干嘛要问个所以然呢?管他有“鬼”没“鬼”,只要老人开心就好。
像老吴碰到的这样的独居老人,在农村司空见惯,有的是因为单身,有的是因为子女都在外工作,有的是因为子女不愿意赡养······原因多种,但结果却只有一个:老人独居生活。
在基层工作时,碰到这种独居老人的概率也很大,他们独自来办理低保、独自来办公室询问某项政策,每当看到他们,心里总是会忍不住泛起一阵心酸。但是,除了尽力帮老人做好他提出的一些要求以外,我们很难去改变老人生活的现状,所以,便有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感。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群众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利来源于群众。在日常的工作中,多一份善待,多一点微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难以达到,但心系于民却并不是难事,很多时候,你举手之劳的事情,对于他人而言却是一件大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