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的凡尔赛

《论语•公冶长》孔子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老夫子认为像他那样忠诚讲信用的人很多,但是都没有他那么好学。

关于好学这条,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弟子颜回。在孔子眼中,好学的学生就只有颜回一人,颜回去世后便不再有这样的学生,可见,好学的标准非常高。

孔子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就是把学习当做终身追求。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论语·八佾》中有篇可以为证: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到鲁国的太庙,每件事都要一一询问。有个人就说,谁说那个鄹邑人的儿子懂得礼法,进了太庙,啥事都要问。孔子听说后说,这才是懂礼的呢。

上面的例子,一方面说明孔子崇尚礼,对礼制很了解,另一方面也证明孔子好学,勇于虚心求教,不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事实上,孔子本来非常精通周礼,按理说,他压根没必要下问,但是他不但下问,而且处处下问。在一般人眼里,这多少就是无知的提现,然而,这恰恰反证了,那些半瓶子的行家,压根不懂礼制。

孔子说,自己的忠信不足贵,但是好学这条能比得上的太少。当然,颜回排除在外。毕竟,他也说过, 吾与汝(子贡)弗如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