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故事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不一样之【守】。

1940年的初春,大山像往常一样,天还蒙蒙亮,就来到了山前的十几亩薄田里,开始一天的耕种,这些年因他的勤劳肯干,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他相信,只要不怕吃苦,守着这么大一座山,靠山吃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养活一家老小。想想家里贤惠的婆娘和淘气的儿子,大山就有使不完的劲,抡起镢头刨着脚下的地,在开春前,争取再多开几亩地,继续扩大田产。

这里是摘药山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在大山深处,远离城镇,村里总共二三十户人家,据说是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义和团打“洋鬼子”兵败后,有几个义和团的老兵逃出北平,回到老家,为了躲避追捕,只好一头扎到深山里,在山里扎营造屋,定居了下来,几十年过去,那些老人们逐渐离世,其后代渐多,至今便形成了一个小村庄,村里人几乎不与外界接触。村里人默认的规矩,山里的地,谁家开垦的就是谁家的。农忙季节开荒种田,闲时上山采药打猎,偶尔出山,卖药材猎物换点生活必需品,自清末以来,村民和睦相处,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日子虽然清贫,倒也算过得去。村子里的人外出要回家时,习惯喊回“营子”,喊着喊着,“营子”便成了这个山村的名字。

大山全名王大山,据说他爹为了护着他娘往山里跑,受了伤,进山后缺医少药,勉强熬了几年就去世了,撇下了还是奶娃子的他和他娘,多亏村里父辈们都是患难兄弟,很团结,相互帮衬着,才把他养大了,而且还娶了媳妇,如今儿子都三岁了,大山觉得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这片大山,树林茂密,野生药材多,他又有的是力气,一定会有收获的,等有钱了就可以给老娘治病,送儿子小山出山去上学。是的,现在清朝已经没了,村里人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不敢出山,村里孩子大了,是可以去镇里上学堂的。大山想想未来孩子能够上学堂,内心即激动又忧心,激动的是朝廷换了,他们孩子可以上学,忧心的是,听说最近又闹小鬼子,到处是战火,啥时候才可以太平。哎!他叹口气,这乱糟糟的世道何时是个头啊?他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抬头看了看天。

临近中午时,太阳晒得暖暖的,大山感到有点累了,于是他决定先休息一下,吃点从家里带来的干粮。他放下镢头,拍拍身上的灰尘,往田边走去,绕过一个土坡,顺坡下去是一条小溪,这条小溪从山上弯弯曲曲地流下,为周边田地提供了水源,村里人来种地时,取小溪里水饮用。大山想去小溪里洗洗手,再顺便打点水。他来到一块大石头边,刚踩上去,就看到石头后,斜躺着一个人,旁边的水被血染红,大山吓得后退了一步,然后四处看了看,发现没人,他这才凑近那人看看,发现这人还有呼吸,只是昏迷了。大山仔细一看,原是一个中年男人,穿一身粗布衣服,倒有点像山里的猎户,他见这男人好似腿受伤了,血顺着裤脚流出。大山不想管,怕惹来麻烦,他转身想走,可是回头又看了一眼,觉得他要是不管,估计这人流血流死,哎,算了,还是救救他吧,毕竟是一条人命,大山叹口气,又转回身,决定救治一下这人。不过,大山也没有直接把这人带回村,因为村里父辈们来山里是避祸的,所以村里人很警惕,不允许陌生人进村,这是村规,而且近几年也不太平,更不敢随便带人回村,大山想了想,决定把他背进深山。

大山背起那人顺着溪水,往上游走去,翻过对面的山坡,来到一处树林里,在这里有一间临时搭建的木屋,村里人为了进山时,若是天黑了,或者遇到不好天气,有地方躲避,特意在山里,建造了好几个临时住的草棚子,木屋,山洞等。大山对这一带熟悉得很,所以很快就到了地方。来到木屋里,大山把那人放在木板搭起的床上,又出去,取来清水,给他处理了一下腿上的伤,这人腿上的伤,像是摔断的,大山简单处理了一下。心想,这样的伤,他处理不好,还需要回村,让村里的大夫给治疗。山里人上山打猎,也时常会受伤,所幸,这些年,村里有个老大夫,会治病。大山把那人安顿好,在那人身边留了点清水和干粮,转身离去,决定回村找大夫。

大山回到自家地里,收拾好农具,便朝山下走去。因着他先前救人来来回回地折腾,等他临近村子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他加快脚步,再翻过一个山头,就可以到家了,远远地传来了村里的狗叫声,他爬上山头,看见村里晃来晃去的火光,加上越来越响的狗叫声,嘈杂而急促,大山忽然觉得不对,是不是村里出事了,连忙跑下山坡,不敢直接进村,只好绕过大路,从村边的树林靠近村子。他躲进村边的土沟里,向村里往去,只见村里的人都集中站在村口的空地上,一队鬼子兵,拿着枪,嘴里叽哩哇啦地吆喝着,然后,一个人一个人地辨认着,显然在找人。另一边,几个鬼子兵,进到院子里,屋子里,一阵乱翻,见到能吃的东西,全部拿走。大山趴在沟里,一动也不敢动。直到那些鬼子把整个村子搜刮了一遍,人也都检查完了,这才抬着粮食物品,骂骂咧咧地离去。等鬼子兵走了,村里男女老少这才敢哭出声。大山也赶紧跑进村,他老婆孩子抱着倒在地上的老娘正哭呢。原来是,那些鬼子兵进村赶人,只因他老娘病着,起身慢了,就被那些鬼子连拖带拽,打倒在地上,已经昏迷不醒。还有些村民抢粮食反抗,也被打得很惨,整个村子兵荒马乱,哭声一片。大山忙把他老娘背回家,可惜伤得太重,无论他们如何呼喊,他老娘还是没有醒来,一命呜呼!一夜之间,一贫如洗的村子里又多了七八个新坟。

第二天,村长召集村里人开会,听说附近村庄也都遭了殃,商量接下来怎么办?鬼子既然发现了他们村子,一定还会来的,老实待在村里肯定不行。大山和几个青年红着眼睛,抄起猎枪,要去跟小鬼子拼命,族里几个老人们拉着劝道,不能这样鲁莽,只会送死。最后,族里老人提出,封村道,进山。原来,当年躲进大山的时候,为了防止清兵和洋鬼子的追击,他们在进村的路上设置了好多陷阱,这些年来,曾未用过,现在不得不用了,只要破坏了进村的路,再把村里老人妇女孩子转移进深山老林里面去,让青壮年们轮流守着村子。这时,大山也想起来,那个被他救了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便告知了村长,与村里人一起商量,怎么处置那人,最后村长决定和他一起去看看,再做决定。

大山和村长回到树林里的木屋,发现那人已经醒过来了。见大山回来,那人连忙要起身道谢,大山和村长让他躺好,问他如何进山的,又为何受伤?原来这人是抗日游击队的,昨天他们的队伍去县城端了鬼子的一个炮楼,撤退时,遇上了鬼子援军,队伍被打散了,他跑进山里,不小心从山上掉下来,摔断了腿,并且拿出一个五角星,给他们看。大山和村长听说是打鬼子的队伍,高兴得很。他们把昨天晚上村里发生的事情又讲了一遍,希望能够跟着队伍一起打鬼子,那人说,太好了,抗联正需要发动当地百姓团结起来,加入抗联组织,彻底消灭小鬼子,等他好了,找到部队,一定汇报上去。

再后来,进入营子村的山路没了,营子村也消失了,那些进山搜寻的小鬼子们,死的死,伤的伤。他们走着走着突然掉进陷阱,被竹剑穿成刺猬;或者突然从天而降的手雷,把他们炸得血肉横飞,或者他们绕着绕着进了一片黑雾中,再也出不去……。反正,从此以后,那些小鬼子们再也没有找到营子村。大山深处多了一支营子抗日游击队,他们神出鬼没,穿梭在附近大山里,或追着敌人跑,或窜出来阻击进山的鬼子,或者夜里偷袭小鬼子的仓库。周围村庄的百姓们受到鼓舞,看到了希望,也纷纷加入抗联,整个沂蒙山区都变成了抗击敌人,打击小鬼子的战场,连绵起伏的山峦是最好的屏障,灌木丛生的密林是困死敌人的迷阵。经过几年的打击,小鬼子们再也不敢轻易进山。

山林黄了又绿,战壕挖了一道又一道,山里的庄稼长了一茬又一茬。1945年,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的秋天,这年的秋天,小鬼子投降了,胜利的锣鼓敲响了整座大山,营子村的路解封了,弥漫的黑雾渐渐消散,村子里升起袅袅的炊烟,孩子们终于可以上学堂啦!

这是我的家乡沂蒙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故事,那些藏在大山里的故事,低调地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大梅的到来,使老吴家重新有了生机。特别是吴大山高兴的合不拢嘴。吴大山怎么也没想到会引狼入室,估计知道以后发生的...
    摩西三千阅读 2,669评论 0 5
  • 吴大山有个叫吴雁冰的弟弟。吴大山从部队回来的第二年,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撒手而寰,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弟弟,哥弟俩相依...
    摩西三千阅读 2,720评论 1 5
  • 一位年轻的少年因一场祭祀活动,独自一人去往大山深处,去完成给山神的献礼,他与大山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 ...
    云森阅读 2,622评论 0 0
  • 相传在古代,桂南十万大山里有很多种野兽。 在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大猩猩,当地人把它们叫作“山笑”。 它们成群结队,主要...
    山麓雄风阅读 5,553评论 0 3
  • 时光飞逝,回首昨天! 青春岁月的脚步声慢慢地由响变轻,当你感到惋惜的那一刻突然转身去追赶那份美好! 在精疲力尽后去...
    易倫茂阅读 3,5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