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 | 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象征主义、意识流

越到后面越是难读。一涉及哲学,总是没办法懂,无法理解每一个流派的哲学体系,逐字读,也是烦躁。

只得停留在整理和浅显视其表象的程度了。


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

柏格森


  • 哲学观——直觉主义
  • 时空观——时间不是唯一的。  “在我之外,什么都没有,在运动着,这就够了”
  • 美学观——只有直觉是沟通,构成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纽带。  “以直觉把握美”
  • 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生命哲学”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认为人类分三种意识——
  • 意识
  • 潜意识(指性意识)
  • 前意识

发明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著作——《梦的解析》
三部分人格的结构——
  • 本我(人的本能,潜意识范畴)
  • 自我(人格结构的表层)
  • 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

潜意识和性本能,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文艺,是人的本能冲动的净化和升华。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信徒。建立自己的学说  “个人心理学”。

  1. 人格的整体性统一,不主张把人分为 本我,自我,超我。
  2. 人把“取得优越”作为总目标。
  3. 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因为人有自卑感。
荣格

“分析心理学”创立者。瑞士心理学家。

发明
“自身(self)”概念。
性格丰富的人,到处有吸引力。

威廉 ·詹姆斯:

“机能派心理学”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变动的,凡适合时代环境者,即真理。
木心认为,实用主义其实是取消了真理,是平民哲学,商人哲学,市侩哲学。
“存在即有用”。

又读到象征主义意识流

我喜欢象征主义的朦胧与神秘感。木心先生把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与象征主义相比较,我,也许是一个毫无立场的人,三者,我都接受。浪漫主义直抒我喜欢,不用拐弯抹角;实用主义的商业主义和市侩主义我也不极力厌恶,社会,需要。美国的强大也离不开它;象征主义,晦涩,朦胧,也是一种美感。

再说意识流。也就是个人独白与内心所思所想。那么,日本文学中的意识流作品多了。凑佳苗的《告白》算不算?黑泽明的《罗生门》,算不算?统一故事以不同人物的自白和角度来阐述,读起来很现实,有利于剖析人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