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思乡之情,都是从味蕾开始的

图片来自网络

看了一则广告片,女儿忙于工作,爸爸来外地工作的空闲赶来看她,她却没有时间说上只言片语,忙着在笔记本电脑上开远程会议,终于忙完了,一转眼,爸爸却已经没了身影,只在桌上留下来一桌菜和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和一张纸条,“爸爸做了你最爱吃的面,知道你工作忙,照顾好身体,爸爸走了”。

女儿一边吃,一遍泣不成声。

有朋友告诉我,离开家一年了,乘坐连夜的火车赶回家乡,最先去的是车站附近,吃一碗家乡特色的饭,一碗饭下肚,心满意足,那个时候才觉得:回家了。

是啊,思乡之情都是从胃开始,从味蕾开始的。

01人类最有效的记忆体是味蕾

味蕾的体验,才是脑海中最真切的记忆。

想到火锅,总会想起一次次朋友家人聚餐。冒着热气,热乎乎的,红红火火。

想到红薯,会想到雪飘飘摇摇地落下来,嘴里哈着冷气。

想到包装精致的红色糖果,会想到美丽的新娘和帅气的新郎。

小时候经常去附近一家市场吃饭,面皮,胡辣汤,千层饼,米线,可以从头吃到尾。

后来市场拆迁了,那块地盖成了居民楼,偶尔坐车路过,心里空荡荡的,好像硬生生把童年的回忆挖去了一块。

02 美食满足味蕾的欲望,更能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时候认识一个陌生人,也是从食物开始话题

“妈妈做的过桥米线又麻又辣,想起来就流口水”

“回家呆着那段时间我胖了十斤,健身跑步几个月才瘦回来”

“四川妈妈做的辣酱,湖南妈妈做的腊肉,北方妈妈包的饺子,擀的面条。”

新疆的烤串儿,兰州的拉面,重庆的火锅,胶东的海鲜,东北的酸菜,广东的早茶......

食物已经成了一个地域的代表。

宝鸡算是北方的一个小城市,每到寒暑假放假之际,在全国各地的学子或是上班族,不论男生女生,也许在外面被称为Mary或是Jack,回到家乡,总要发朋友圈晒上一份擀面皮,豆花泡馍,或者一碗削筋、扯面。

这才是家乡的味道,它像一根连绵不断的线一直连到你的记忆深处,可能你自己都没有发现,但每当味蕾触碰到那个味道,你才觉得自己的胃和心都安了家。

03最熟悉的才最让人安心

不论你的家乡在北方的哈尔滨,还是南边的三亚,好像只有那份家乡的味道,才能终结你在外的漂流,无处安放的灵魂。

田亮带女儿Cindy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时候,还不忘带上几袋重庆的调料。这可能就是呆惯了一个地方,不论去哪,都能把日子过得像以前一样,连味道都一样。

所有的思乡之情都是从胃开始,从味蕾开始的,所谓故土难离、旧人难舍,其实说的就是只有最熟悉的人才最让人安心。

我们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换成一日三餐的话,也不过是76000顿饭。

有的饭一天三次。

有的饭一生一次。

这方寸之间的饭桌,竟演绎了我们这一生的悲欢离合。

酸甜苦辣都要经历的人生里,最珍惜最难忘的,反而是回到家乡,有家味食物的平凡。

快过年了,如果你还是远在他乡,就早点回家吧。如果今年回不了家,做份拿手的家乡菜,也算是到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