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那桥,那河,那堤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正值处暑的今天,刚下班的时候来了一场大雨。虽然让骑电驴的我一阵狼狈,想着是应季节气的雨,心里也就坦然了。

简单地吃过晚餐后,大两个娃依旧选择在家看书,我们就带着三宝又开始日常作业——河边散步了。

散步对于我们家来说,可以说是一项有多年历史的家庭活动了。最早能追溯到大宝出生那时。2007年起,我们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县城药厂工作,生产不忙,和妻子都是住公司宿舍。白天我母亲帮看娃,下班后,我们便接过带娃的任务。生活在小县城,收入不高,也没太多追求。晚饭后最合适打发时间的,就是在周围散步闲逛了。一家人边走边聊,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一些开心的、不开心的事儿很快都能随风飘散了。

记忆中除了下雨天,几乎天天都会带着小孩一起外出散步。很小的时候抱着逛,几个月时推着婴儿车逛,能走路后就走着逛,再大点就让他开摇摆车逛。用今天的话来说,准点打卡。连周边住的人家都很快熟悉了我们这一家子。

后来姐姐出生,我们自然也是接续着传统,将她纳入晚饭后的散步圈子。再往后,我们在市区找到了对口的工作,一家人就搬到了现在的房子住。小区就在流经市区的河边,很适合饭后沿着河堤散步闲逛。前几年,三宝也出生了。饭后散步这条家族光荣传统,当然是要她加入的了。只是这小家伙爱笑爱跳爱捣蛋,比哥哥姐姐牛几倍。我时常感叹:明明是个三宝小公主,为何被我养成个三太子了?

可惜的是,自去年姐姐也上初中后,大那两个娃就很少跟我们一起散步了,就算周末晚叫他们也不愿意出门。所以全家人一起散步的时间很少出现了。偶尔的一两次,会让人倍感珍贵。

家附近的这河段有大小桥三座,小岛一个,组成一个不到2公里的小圈,小孩子们逛一圈也不大吃力。我看已跟着走了三四年的小女儿,貌似没见出现因环境太熟悉而厌倦的想法,每次从家里出来走还是蛮开心的。就是有时我这个做爸爸的心里在嘀咕:那些陪伴娃们的时间,如果能按重量来称,会有多少斤重呢?孩子们几岁时的记忆长大后都很淡,做这些对他们意义大不大?想想也回复自己一下:算了,别想了,权当是社会给父母的试卷上的一道考题吧,答了就得了。

小桥中的一座,比较古老,叫云龙桥,习称老南桥。据考证是元朝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1年)初建,当时是架起木材做桥梁;明朝永乐8年才开始砌石头来做地基,架起木材来做桥;万历年间开始修建石桥;清朝嘉庆24年(公元1819年),重新修缮了云龙桥,用新的石料把桥面铺平整,有七、八尺宽,成为了现在的样子。看着桥面那留着深深车辙印的大青石,它已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霜雪雨。

“爸爸,过来帮我拍张相吧”。是三宝在喊我,于是便马上回应她:“好的,你继续和妈妈往前走几步,爸爸帮你拍张很漂亮的。”

对儿女们的需求,我一向是积极响应的,也许是作为爸爸的一项条件反射吧。依稀记得,曾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一位农村手艺人,家里三个娃先后都考上了有名的大学,当记者前去采访,问他有什么心得经验,他就回答一句:“我只是把父亲当作我的第一职业,只要孩子需要我,我会立即停下手上的活去做好我该做的事。”

当时看到后,觉得心里挺受震动的。多么用心的一位父亲啊,把照顾孩子当成职业一样认真对待。那时的我心里就在想,等以后自己做父亲了,能做到怎样呢?把父亲当第一职业肯定是不可能的,会把它当成第二、第三甚至更远的吗?心想起码也要做一个朋友式的父亲吧,和孩子平等交往,不会强势。当时是这么想的,后来也是这么做的。以至于有时,妻子都嫌我太过宠孩子们,说平时都只是我骂他们,老爸就在做好人,这不公平。

妻子的话自然也是有道理的,可是,我都不相信自己面对孩子能有多硬气。看来,做一个朋友式的父亲,也不一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呢?世界上岗位有万千多,这里面,不用培训就能上岗的,是为人父母。偏偏这随便就能上岗的活,有时费尽心力也未必见成效。作为80后的我们,从父辈的艰辛里走出来,一边还感恩着父辈的辛苦付出,一边就得搞懂自己面对孩子时该扮演的角色。只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有那么快看得见成效?就算有些教育方法是用错了,可能孩子又已经长大难改过来了。这,就是父母这岗位的疑难之处吧。

江上一阵微风袭面而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正如从有记载的700多年以来,那河上的桥就不断的变化着。而今天我们仍有机会踩着那200多年前的桥面青石去工作生活、去奔赴远方。何尝不感觉到有一种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想,有些问题,一时弄不清楚就放一旁吧,只要我们是前进的就好。数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的人不断传承着,改变着,前进着。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普通,在历史长河中如沧海一粟。可是,热爱生活的我们,能感受着自己和历史其实是相溶的。正如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桥一样,不同的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角色。而现在,自己的任务就是要将爸爸的角色演绎好,和孩子们一起在时代的潮流中探索前进。

想到这里,我赶紧拍下应孩子要求的这张照片,也算记录下这夜晚,那桥、那河、那堤静静的永恒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兰州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
    太极_阅读 5,473评论 0 0
  • 灌河是流经老家的一条季节河。年前一个冬日暖阳的下午,和住在河边的朋友在河堤上散步,再次目睹了她久违的模样。...
    竹子黄了阅读 3,928评论 2 3
  • 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英雄[//www.greatytc.com/p/0765ae42d3f0]】 1...
    刘九岁阅读 10,983评论 78 345
  • (一)“十个石匠死九个”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中国的村庄很多,用一座桥来命名一个村的,恐怕不太多...
    夏上水阅读 5,180评论 12 16
  • 离开了潇湘阁,漫步在湖边。湖边树立了华表,柱身上还有云龙纹饰。湖边还有很多此类的圆柱,上面还雕刻了文字和图案...
    爱写游记的江南小哥哥阅读 1,57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