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还没有出小区,就看见了一位平日里熟悉的一位老太太正站在垃圾桶前翻找可回收的纸箱,瓶子亦或别人扔进去的废旧器械。她已经七十多岁了,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替自己的闺女接送儿子,也就是她的外孙上下课,偶尔买菜做饭。其他的空余时间她都用在这个回收垃圾的工作上。
她每天都骑着三轮车。接送孩子用电动三轮车,周圈和顶部用挡棚遮盖,日晒不着,雨淋不了。而在小区周边转悠工作的时候,就蹬三轮车,边捡边整理,几乎每天都能有所收获。
没几天她就能攒够一车,继而拿去卖掉,从不积压。一是闺女不允许把杂七杂八的东西拿进屋里,而是外边公共地方也不允许乱摆乱堆放。而且,放的时间长了,别的老太太也会眼气,有所行动,这样就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会遭受邻居的不满投诉。
闺女生下儿子没多久就离婚了。这些年都是她在帮忙照看孩子,可以说是从小看着长大的。男孩子也皮实,她根本管不住,而且越大越不好管。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缓解闺女的压力。
她腿脚有点不利索,常年患有风湿疼痛,就这样,依旧坚持每天去捡捡拾拾,一个人着忙得很充实。她的老伴儿则自己在老家,种着地,得闲了串个门,看到别家的家里好看的装潢,他也心血来潮,翻腾起来。
在老人家看来,我自己挣得钱,我怎么花都不碍谁的事。可年轻人却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在农村非弄得花里胡哨的,不就是在浪费钱吗?无法理解老人这样的行为。
这样的事情谁能说出个你对我错,不就是谁挣的钱,花钱谁说了算。
而这边他们娘仨住的房子,虽说是自己买的,但是太小。没有独立的房间,这对成长中的孩子似乎有点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尤其是男孩。
如果长期被训甚至被打,心理就变得阴郁,反抗的心理也就越盛。于是,三天两头挨收拾,三更半夜拌嘴吵架也是家常便饭。
妈妈不容易,工作离不开,回到家辅导孩子还情绪崩溃;姥姥不容易,每天起早送孩子,看着孩子被批评教育还死不悔改,执拗拧巴,心里万般无奈。孩子也不容易,除了上学就是上辅导班,写作业。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那么,谁能给我们各自松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