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书写(20170120)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参加了营里每周一次的线上交流会。有收获。

最近正在倦怠的状态,提不起精神,对功课拖延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连持咒打坐也荒疏了,很久没有抄经、没有录音诵读经书了。

我在想,接下去将怎么办?若一直都是这样,太没劲了!我想改变,可是动力呢?

这就是精进一段时间之后的倦怠期吧?

人活着真是挺能折腾的,没办法像机器人那样一直保持着打了鸡血一样的状态。在这些不同的状态的转换中,人要不断地保持清醒的觉知,调伏其心。

恰巧,晚上的交流会上,营长就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当我们遇到倦怠期的时候,就要回望自己的梦想,让梦想成为内驱的动力,牵引自己步履不停。

这句话对我而言感触很深。

我有过这样经历,最近也时时有。比如阅读,手边没读的书有十本左右,当读完其中一本后身体忽然像气球一样都塌软下去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呢?顿时没了目标的感觉。”我心里响起这样的声音。

几分钟后,我转念一想,手边不是还有那么多书吗?按照计划不是已经排序出来了吗?有心理学有佛学,还有读了一半没读完的。对!我该把没读完的先读完,然后再开始一本新书。

这样想着想着就有了行动力,跃跃欲试,恨不得一口气就读完那本书剩下的部分。

这就是内驱力的感觉。当它没有的时候,恐怕我很难着手行动;当它渐渐启动的时候,行动就会变得简单易行,而且轻松愉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外,还有一点对我的触动比较大,“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就是管理身口意,就是管理行动。”

我有一个不愿意遵守条条框框的个性。时间的大方向我会把握,但是若要我一条一条遵循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感到很痛苦,因为我会有种被时间捆绑的感觉,这与我追求自由自在的个性是相悖的。

故而,“管理时间”这个概念我是既爱之又恨之。爱的是,在工作中我用这个作为技术和手段教给同事,他们觉得很好用,我们也可以以此来作为统一的标准。恨的是,我无法接受细致到分秒的程度。

但是,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身口意,对我而言,是转换了一个角度,而不是紧紧地盯在“时间”这个令我进退两难的点上。

换一个角度思考,人就会感到轻松很多,有种解脱后的释放感。接下来,我要好好思考一下“管理身口意”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梧桐zyd阅读 266评论 0 2
  • 今天的故事很多,先从第一个开始吧。 一年一度的阳光行,又拉开了序幕,顺利去到小学跟老师联系后进了学校。因为提前说过...
    天涯路人各不相干阅读 386评论 0 0
  • 幸福的福,流量的流。福流就是绵延不绝的幸福感。 心理学家西斯赞特米哈伊认为,决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是生活中出现的福...
    江南西子阅读 67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