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沙龙,哭到头疼

好久没参加研修群里的活动了,大多主题都是有关咨询的技术方法的,就不太感兴趣。

最近群里好像有些新的安排和调整,留意到有个“死亡”主题的线上沙龙,好奇这个内容是如何展开的。

说来还得感谢徐老师的发心,他曾经说过师生情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好几年过去了,我们还在享受他带给我们的福利。

我是个很守时的人,提前两分钟进了会议室,没想到已经开始了,听了个流程介绍的结尾,不管了安住当下就好。当沙龙最终结束后才感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过的很快,时间其实很紧凑,大概还是因为这个内容带来的意义和收获很大。

浏览了下参加活动的接近一百人,大部分都是23级的学弟学妹们,组织者也是这一届的,因为研修生人数多,我们不在一个群里,所以对她们比较陌生。

我想就先围观一下,内圈是主要的参与者,她们的故事很让人触动,也能感觉到她们的优秀。

说到参加活动的原因,A伙伴的分享是她自己很害怕死,不敢想这个事情,后来知道在她的生命历程中还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开。我们都在羡慕她的幸运,而她自己的感受却是不幸,因为没有悲痛的经历,所以总是感受不到人生的意义,觉得没有太多做事的动力。唉,人类的悲喜果然差别太大。

B伙伴分享了三段生命离去的经历,第一段是自己的幼儿园老师,一个像妈妈一样的人在自己的小学阶段因为器官衰竭而离去,这是一段难以言说的痛苦回忆。第二段是自己高中同学的离开,这个同学离开的当天还很开心的跟她分享自己的经历,而一个月后自己得知这个年轻生命在那一天的离开,除了震惊就是惋惜。第三段是自己父亲的离开,得脑梗一年多的父亲突然病重,接到母亲紧急的电话,她急匆匆把父亲送到医院。她曾经握上了半昏迷的父亲的手告诉父亲医生会救他,也感受到了父亲的力量和求生的欲望,但是最终,父亲被送进icu再没能出来,浑身插满管子一周以后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间。她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正确,让父亲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一个人孤零零的离开?

C伙伴分享自己十八岁时母亲离世,虽然过去很多年了,还是害怕谈及这个话题。尽管后来还因此学了心理学,成了高校的心理老师,还是一直回避这个话题。却因为学校就她一个心理老师,而不得不和同学们学习讨论死亡这个话题,但自己常常是隔离的,尽量不走心。哪怕今天的分享,我们也感受到了她的情绪,其实她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来分享。

D伙伴分享的是父亲去世的经历,父亲在世时,她对父亲有太多的恨,当父亲匆匆离世后,她开始和妹妹梳理父亲在世时的画面,感受到了父亲的有爱的一面和他的原生家庭,对他有了更多的理解。

E伙伴分享的是她读过的死亡主题的书,对临终关怀的思考,以及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年生活。

这些生命故事,每一段都是深刻的,让人触动的。这些话题是有些沉重的,以致于前半程我的胸部都是憋闷的。

最后一个伙伴的分享再次震动到我,她说羡慕大家在健康的时候讨论死亡这个话题,因为自己是个癌症患者,同时也庆幸自己得了现在的这种癌症,不是马上就面临死亡,能让自己更加珍惜当下。

从她这里我的情绪就难控制了,也曾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人,有这么多的失去,也有很多的愧疚、遗憾、不甘心,在这一刻就让眼泪肆意流淌,哭出了声音。这一年里虽然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可是像今天这样的情绪还是头一次。

想到2019年底的痛哭,今天这一场又是如此的相似,早知道自己其实无论如何都是需要这么一场的,如此重大的失去,如何表达都不为过。

人的一生注定要面临很多的痛苦,有时也想质问老天爷能不能让来到这个世上的人都别死,没来的就不要来了,生而为人,有些经历实在太痛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