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研读442:志·律历(三)


            志·律历(三)


《太初历》


自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使用《三统历》以来,到现在已经施行了一百多年,历法推算的天象往往落后实测,有时历法落后好几天,实际发生的正朔先于历法,朔日有时出现在晦日,月亮有时在朔时出现。考察月亮的轨迹,太阳有退无进,月亮则有进无退。

32年,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许淑等人多次上书,说历法中朔日不正,应当着手改正。这时的日月分度差错还很微小,刘秀因为天下初定,没有时间进行考订更正。到了62年,官署历法中记载七月十六发生日月食。待诏杨岑看到当月发生的月食大多早于历法推算的时间,就在推算中缩减一天来确定月食发生的时间,并因此上书说:“月食应当在十五日发生,官历中记载的时间不符合实际。”

汉明帝下诏书让杨岑进行更多的推算和实际测验,和官历中的预测进行对比。从七月开始,一直到十一月结束,弦望共有五次,官历中的预测全都不准,杨岑全都算准。这月庚寅日,汉明帝下诏书任命杨岑担任官署中观测弦望月食的官员,又诏令待诏张盛、景防、鲍邺等人用《四分历》和杨岑的推算相比较。经过一年多时间,张盛等人预测的结果,比杨岑正确的地方多了六次。

69年十一月丙子日,汉明帝诏令张盛、景防接替杨岑担任官署中观测弦望月食的官员。《四分历》之术也开始施行。这时,张盛和景防等人没有确定《四分历》的上元,并形成综合理论,只是用来观测弦望的时间罢了。

先前,在66年,太史待诏董萌上书说历法不正确,这事交给三公、太常和通晓历法的学士进行讨论。直到67年四月,没有人能够提供准确的说法。85年,《太初历》所推演的天象和实际相差很多,日、月和星宿的位置混乱错杂,占卜者都知道冬至这天的太阳在斗宿二十一度,没有到达牵牛宿五度,而历法中却当作牵牛宿的中星,晚于实际天象的四分之三日,晦朔弦望相差整整一天,在位置上则相差五度。

汉章帝知道这些错谬,就询问史官,史官虽然知道不相符合,却无法更改,汉章帝就召集治历官员编䜣、李梵等人综合校定。

这年二月甲寅日,汉章帝下诏书说:“朕听说古代的先圣帝王,预测天命上天不会违逆,天命已至则遵奉天时。《河图》中说:‘赤高帝的九世会繁荣昌盛,十世会光耀中兴,十一世则更加兴盛。’其中还说道:‘九世的帝王,会奉行德政,封禅泰山,刻石向上天报告。’朕行事不德,奉承大业,夙夜畏惧难以入睡,不敢有丝毫荒废。我作为微末小子,正好遇到历数将终,用什么来继续中兴,弘扬祖宗基业,拯救百姓呢?《尚书·琁玑钤》中说:‘遵循帝尧时期的法则,效法陶唐时期的礼乐制度。’《帝命验》中说道:‘顺从帝尧美德,确定历法周期,设立观测天象标准。’朕想追随三皇五帝步骤,但他们治理手段的优劣各有不同,何况我这样愚顽粗陋之人,简直是无法承受啊!即使想要落实,也不知道怎样去做啊。所以每当看到这些图书记载,感觉心中非常惭愧。近期以来,施政措施不当,阴阳不调和,灾异不停,瘟疫之气流行伤害耕牛,农田不能及时播种。这些征兆吉凶,五事的应验,其责任都在于朕身上。朕确实有失误的地方,应当怎么补救呢?《尚书》中说:‘首先要依靠帝王,改正错误的政事。’其中还说道:‘每年的二月,要向东巡狩,到达泰山,点起柴烟,遥望祭祀山川。随后接见东方诸侯,按照四季和月份,统一历法秩序。’效法帝尧封禅泰山,统一音律和度量,用玑衡等仪器,来确定历法天象。这些做法,应当很有益处。《春秋·保乾图》中说:‘三百年的星宿历法必须有一次改变。’史官用太初元年邓平的术数,有小余数一分,在三百年的范围内,日月行度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加上琁玑等仪器很不完善,天象的考察也很不准确。冬至日太阳在斗二十一度,历法中认为是为牵牛宿中星。历法早于立春一天,就是《四分历》数术中的立春日。在这天审判处决死刑犯,已经违背了天气;与平和顺应时节施政的大义,就更加背离了。现在更改施行《四分历》,遵奉帝尧,顺从孔子遵奉天时的遗训。希望从君子直到普通百姓,要同心传授新历法,倘若因此获得祥和兴旺,也向天下人表明祖宗的遗功。”

于是《四分历》开始施行。而编䜣、李梵仍然认为元首的十一月应当是大月,想要以此来调节弦望,使其出现在固定的日期,但却导致十九年不能出现七个闰月,晦朔与实际不相符。《四分历》推行到了年未,汉章帝又对历法进行思考,考察经书谶讳,派左中郎将贾逵询问主管历法官员卫承、李崇、太尉属梁鲔、司徒掾严勖、太子舍人徐震、巨鹿公乘苏统以及编䜣、李梵等十人。他们都认为十一月应当是小月,根据《春秋经》中朔日不记载晦日的规则,朔日肯定会伴随晦日,朔日未必在这个月中。既然先从大月排起,那么一月会有两次朔日,下一个月会没有朔日,这样的朔日肯定不合适。李梵等人认为十一月应当先大,却没有历史记载支持,只是想调节望日经常在十六,只是晦日不见月亮罢了。又要求晦与朔同时发生,不能出现在相同的日子。

汉章帝知道编䜣和李梵只是一孔之见,下诏令不要拘泥于已经频布的历法,历元开始的那个月应当为小月。这事确认后,以后的历法数术开始步入正轨。永元年间,汉和帝又诏令史官用《九道术》推算弦望时刻,与实测比较没有什么差错。贾逵把些讨论详尽收集起来,以后议论历法的学者,用于折衷借鉴,所以在这里详细记录下来。


朔望


黄其军

      作于2023年8月27日(古历癸卯年七月十二)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志·律历(二)

志·律历(一)

乌桓鲜卑列传(四)

乌桓鲜卑列传(三)

乌桓鲜卑列传(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