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作为一个北方人,见识过松柏常青,领略过桃李争春,可说到梅花,似乎多停留在诗词文章里。

梅花是常被人称颂的,“中国十大名花”中,梅花排在首位,称“花中之魁”;以“梅兰竹菊”喻君子;将“梅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因其耐寒的特质,加上生得素雅大方,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所喜爱,故常用梅来作为坚韧、孤傲、高洁等等美好品质的意象。所以即便是现在,一说要赏梅去,心中总会有些别样的情愫。

二月底三月初,早春,乍暖还寒,赏花正当时。既然梅花贵为南京市花,那赏梅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这里的一件盛事。于是,周末得空,天气也不错,便带着女朋友上“天下第一梅山”逛了逛,可惜正逢梅花节,人比花多。不过两个人尽量寻些小路,找僻静处,玩得依然开心。

和大家分享些照片吧,不过有机会还是要亲自走出去,赏花踏青感受下春意,何乐而不为。


插几句,这阵子央视的诗词大会火了,网上又是褒贬不一。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总是用挑毛病的眼光去看事物,毕竟既能让我们学到知识,又能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那它就是个好节目。至于对于比赛形式过于死板,似国内教育等方面的质疑,只能说像这样的节目,其目的本来就在于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比赛结果恰恰是最不重要的,也就不必纠结。

当然,对于诗词,我们要学习的绝不是为了去“填字”而死记硬背,也当然无须吹捧那种把多少多少首诗词倒背如流的蠢事。就像我们读书听故事一样,读诗背诗,要去了解背景,去品味含义,去发散思维……

或许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模糊掉一些句子,但是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它只是藏在你心底。

或许某一天,当你遇到相类似的场景,当你生出相共鸣的情绪,当年反复玩味过的那句诗,会在不经意间“蹦”出来,

于是你会有:“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这一刻,才会真正体会到当初读诗背诗的意义。

就像我今天眺望梅山的时候,脑海中会突然闪过一句: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作中心”文本写作课程(草案) 齐红雨 【交流提问】 1.读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依然不会写作? ...
    为为道来阅读 5,234评论 0 2
  • 我一直没有开贴说这个事,是因为不想多费口舌去跟一些根本不相信,不了解的人拼命解释,绝大部分人不相信“神鬼论”...
    睿哥儿阅读 4,911评论 2 0
  • 活动目标: 舒缓悠扬地学唱歌曲,掌握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冬雪的欢乐情绪
    感谢每一天阅读 1,638评论 0 0
  • 二个人世界 作者 2017.09.12 07:41 打开App 初秋雨纷纷, 千余青岛人。 带着和也梦, 畅游江南...
    二个人世界阅读 1,267评论 0 1
  •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有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我却希望以后我的孩子不要那么乖。 01 听朋友提起他亲戚家的弟弟,每天真的是...
    那方光亮阅读 3,401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