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第二:欲擒故纵

反,反复试探;应,对方回应。

是指考察事物和了解别人的方法论。

01:如何知人

如果对方是一个擅于侃侃而谈的人,自己就保持沉默,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根据对方说的话,可以推断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发现对方说话前后矛盾,就要有针对性地向他询问,同样能够获得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如果对方不为所动,不愿意说话太多,就要改变策略。通过设置话题,吸引他逐渐表露心迹。

总之,要在反复的试探中,去观察对方言词中所隐藏的真实意图。

02:如何自知

如果想要说服自己的目标,就要了解自己的目标的真实想法。

但是想要了解对方的想法,首先要非常明确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我们想要说服的那个人,他的想法一开始肯定是与我们不同的,否则也就没有必要去说服他了。


所以,一定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对方的立场。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证法”。

好,既然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先按照你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如果最终推导出来的结论是错误的或者是对方无法接受的,其实也就自然而然地说服了对方,从而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03:一个例子

战国时期,薛公是齐国的相国。

当时,齐王的王妃去世了,想要在自己十个妃子里选一个做新王妃。

但是,古代的仁君又不好意思当着大臣的面明说自己中意哪个妃子,因为这样会让自己的手下知道自己的喜好,曲意逢迎自己。所以,齐王故意对所有的妃子都一视同仁。

所以作为相国,薛公非常想知道齐王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试探出来齐王究竟喜欢哪个妃子呢?

薛公的方法既简单又很有效。

薛公命自己的手下准备了十个耳环打算送给齐王,但是其中有一个特别漂亮的。

齐王收下这些礼物当然是要赏给自己的十个妃子的。

薛公发现,那个最漂亮的耳环被齐王送给了其中一个妃子。所以就在齐王面前推荐了那个妃子,这样不但搏取了齐王的信任,也讨好了齐王新纳的妃子,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薛公送给齐王的十个耳环,就是鱼饵。

不但钓到了齐王这条大鱼,还钓到了齐王妃这条小鱼。

薛公看似破了财,实际上却得到了更大的好处。

欲要擒之,必故纵之,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