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四点多,从容小主在“从容阁”群里问大家:今天是夏至吗?各地区都吃什么呀?
我回答:我们西安吃夏至面。
夏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农作物生长旺盛,但同时也是发生病虫害、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这对农作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丰歉,因此,为了禳灾避难,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往往寄托于夏至节祭祖祈神,以求作物丰收,并纳入了祭神礼典。
作为重要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之所以吃面,一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含义。
在我国西北有些地区夏至时要吃粽子。如陕西,此日要食粽(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家夏至日都是吃面条);在江苏无锡,夏至日早上要吃麦粥,中午吃馄饨。
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吃过馄饨后,要为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更健康。
在浙江一些地区有“夏至日,吃补食”的习俗,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以滋补身体。
无论夏至日吃什么,大家都希望身体健康,安全度夏。
为啥说我们家夏至日吃的是面条,因为这一天妈妈总会给我们做“清汤面”,这个清汤面是我妈妈的拿手饭,我记忆特别深。
妈妈先采摘新鲜的花椒叶十支左右,清水洗干净备用;在盆里放入少许酱油、醋、盐巴,再滴几滴香油,将洗干净的花椒叶也放进去,然用开水激烫,一股花椒叶的香味就弥漫在厨房里;再等十多分钟,汤凉了,捞出花椒叶,半盆香香的清汤就制作好了。
最后,妈妈把她手工擀的白细、薄如纸的热面条倒入清汤中,用筷子顺时针搅几圈,待面条凉了,然后给我们每个孩子盛一碗,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加入油泼辣子、炒葱花;我是任何调料都不再加,捧着碗先用鼻子吸吸,一股花椒叶的香气入鼻,然后才开口吃。
今天我在兄妹群里问:“还记得夏至吃母亲做的清汤面吗?”
二姐说:“永远忘不了!我也会做,但做不出妈妈的味道。”
弟弟也说:“吃了几十年妈妈做的清汤面,那汤味、那薄如纸的面条,怎能忘了?”
妈妈离开我们三年了,每每想起,都泪流满面!
妈妈,今天夏至,您的儿女都想起了您做的香喷喷的清汤面!可惜我们无福再享用了!
晚上,我也做了清汤面,给母亲献了一小碗。妈妈,你尝尝女儿做的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