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粉瀑的传说


在从化温泉的怀抱里,游人必驻足于天湖瀑布的雄奇之前。百丈飞涛、飞虹瀑、香粉瀑,三叠清流如天阶垂落,自扯藤山陡峭的石崖间奔涌而下。最下的香粉瀑,水流蜿蜒如轻舞的素纱,柔柔飘入深谷中幽邃的石潭。谷中水气弥漫,宛如天宫倾落的香尘,细密如粉,缥缈如雾。若你仰面承接,伸出舌尖,那微凉沁入心脾的水雾,竟真能尝到一丝奇异的、如花似麝的幽香。尤为奇绝的是秋冬晴日,瀑布两侧的山林间,总有万千彩蝶,如无数破碎的虹霓,在光影与水雾间纷飞不息,执着地盘旋,仿佛在追寻一个早已消逝于风中的约定。这水,因何染香?这蝶,又在苦苦寻觅什么?

溯流而上,在温泉碧浪桥东去一里许,有个唤作“青龙头”的村落,徐姓人家世代在此耕耘。村中有个后生,名唤徐明。命运于他尤为苛刻,尚在娘胎,父亲便撒手人寰。母亲含辛茹苦,尝尽人间咸酸苦辣,才将他和兄长拉扯成人。兄长艰难地娶回嫂子,又添了四个活泼的侄儿。本以为日子终于有了盼头,一场可怖的时疫却如阴云般骤然笼罩了青龙头——那病唤作“白蚁蛀喉”,染病之人咽喉先是肿胀发白,继而窒息身亡,无药可医。徐明眼睁睁看着健壮的兄长被病魔攫走,紧接着是三个年幼的侄儿。一场又一场惨白的丧事,撕碎了整个家。家中仅剩哀毁骨立的嫂子、一个瘦弱的小侄儿,还有他那被悲痛熬干了心血的母亲。徐明望着嫂子灰败的容颜和母亲深陷的眼窝,心中没有半分嫌弃,只涌动着同命相连的悲悯与守护至亲的决心。为了这个残破的家不彻底分崩离析,他毅然挽起嫂子的手,结成了患难夫妻。

然而,死亡的阴影并未远离。青龙头村已是十室九空,哀哭之声日夜不绝。徐明日夜悬心,唯恐这无形的死神下一刻就降临在自己仅存的亲人身上。巨大的恐惧最终化为决绝的勇气。一个寒星满天的凌晨,他背上简陋的行囊,携着老母、嫂子和小侄儿,悄然离开了生养之地,向着传说中幽深隔绝的百丈带(即今温泉三瀑所在的山谷)艰难跋涉而去。

这百丈带,徐明并不陌生。他本是个勤恳的农人,除却耕田打柴,亦曾在这深谷之中,依着清冽的山溪,巧妙地筑起过一架水碓,搭过一间简陋的茅寮,用以舂制香粉,换取微薄的生计。扯藤山上遍生鸭脚树、牛棒木与胶仔树,它们的叶子便是徐明手中香粉的原料。采集、曝晒、舂碎、筛拌……这些活计曾是他生活的常态。如今,他携着破碎的家,再次回到这溪畔的茅寮,只求远离那吞噬生命的疫魔。

岂料,人间的苦难竟如影随形。他们刚刚在茅寮的草铺上安顿下来,一路沉默的小侄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小脸憋得青紫,脖颈处竟已隐隐现出那令人胆寒的惨白!徐明的心瞬间沉入冰窟——原来病根早已潜伏在孩子的身上!老母亲目睹这绝望一幕,悲呼一声“天要绝我徐家!”,竟当场气绝身亡。嫂子扑倒在冰冷的地上,哭得昏厥过去。茅寮之内,死亡的寒气弥漫开来。徐明抱着母亲尚有余温的身体,看着奄奄一息的侄儿,再望向不省人事的妻子,巨大的悲恸与无助终于击垮了这个坚韧的汉子。他跪倒在冰冷的泥地上,发出困兽般的呜咽,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奇异的、清冽的幽香钻入他的鼻端,仿佛初春融雪时第一缕渗入泥土的气息。徐明艰难地睁开肿胀的泪眼,模糊的视线中,一位素衣如雪的仙女,正被无数流光溢彩的蝴蝶温柔簇拥着,悄然降临在这绝望的茅寮前。那光芒如此圣洁,徐明一时竟分不清是梦是真,只是本能地匍匐在地,喉头哽咽,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那仙子飘然近前,声音空灵清越,如同山涧敲冰:“阿哥,莫惊。你心性至善,孝悌仁厚,感念天地。今日特来助你解脱此厄。”她纤细的手指指向那令人绝望的孩子,“那‘白蚁蛀喉’之症,并非无解。白蚁最惧金沙散。此刻,你便随我这引路的彩蝶,攀上扯藤山去,它们自会带你寻得那救命的金沙藤。”言罢,她将环绕在皓腕与颈间的数条莹白玉纱巾轻轻解下,素手一扬。那纱巾竟似通灵,化作数道柔白的光练,向着山崖间伸展而出的一条虬枝飞去,轻柔地缠绕其上。刹那间,飞泻的瀑布奔流而下,冲击着垂挂的纱巾,水花四溅,奇异的芬芳骤然浓郁起来,弥漫了整个山谷。“阿哥,你且仰面尝尝,”仙子温言道,“这浸润了我纱巾的飞瀑之水,是何等的清冽芬芳!”她又指向瀑布下那深不可测的碧潭,“取此潭中活水,调和你舂制的香粉,制成驱邪避疫的灵香。此香所至,病魔自消。”语声渐渺,徐明再抬头时,只见云霞深处,仙子身影若隐若现,素手向他遥遥一挥,便与漫天流云融为一体,只留下满谷幽香和那纷飞不息的彩蝶。

那群引路的彩蝶,霎时聚拢如一道流动的七彩光带,萦绕在徐明身侧,牵引着他向那壁立千仞的扯藤山攀去。山路险峻,荆棘丛生,但彩蝶所经之处,竟似开出一条隐约的光径。在险峻崖缝之中,在藤蔓纠结的幽暗处,蝶群翩然停驻。徐明定睛看去,只见一种从未见过的奇异藤蔓盘绕石上,叶片蜷曲如婴儿紧握的小拳,叶脉间竟隐隐闪烁着细碎如金沙般的光芒——正是仙谕中的“金沙藤”!他小心翼翼地采下,如捧珍宝般带回茅寮。

依照仙子的秘法,徐明将那金沙藤的叶子细细摊开曝晒。日光之下,蜷曲的叶片缓缓舒展,仿佛金箔在风中轻颤,一粒粒细小如尘埃、却璀璨夺目的金沙,竟真的从叶脉间簌簌滚落,在粗陶碗底聚起一小撮令人心安的温暖光芒。他小心地将金沙倒入一节中通的青竹筒内,一端让气息微弱的侄儿含住,另一端则含在自己口中。徐明深深吸气,用尽全身力气,将含着生命希望的气息,连同竹筒中金沙的神力,轻柔而坚定地吹入孩子肿胀的喉间。奇迹在无声中降临,只见缕缕污浊的黑气竟从孩子口鼻中丝丝溢出,如被阳光驱散的阴霾。孩子原本惨白的咽喉,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死气,恢复出生命稚嫩的红润!一声微弱的咳嗽之后,孩子睁开了清澈的双眼。

希望如同被点燃的星火,在徐明心中熊熊燃烧起来。他立刻重操旧业,日夜不停地劳作。在水碓沉稳的“咚——咚——”声中,鸭脚木、牛棒木、胶仔树的叶片被反复舂捣成细腻的粉末。这一次,他汲取的不再是普通的溪水,而是仙女所赐的香粉潭中的圣泉。清冽的潭水与香木粉末交融搅拌,一种前所未有的、融合了草木精华与仙灵之气的奇异芬芳在茅寮弥漫开来。当第一缕混合着金沙藤神力的新香在徐明手中塑成,他仿佛握住了拯救故土的唯一火种。

徐明背负着沉甸甸的、凝聚着仙缘与至诚的香粉,怀揣着近乎朝圣的迫切,星夜兼程奔回那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青龙头。他挨家挨户叩响紧闭的柴门,将香粉与仙子的嘱托送入每一双绝望或犹疑的眼睛:“点燃它,瘟神必退!”当最后一家也接过了这份微光闪烁的希望,徐明立于村中高处,亲手点燃了自己手中的那炷香。一点火星腾起,袅袅青烟扶摇直上。紧接着,第二处,第三处……越来越多的青烟从每一户的窗棂门缝中升腾而起,在青龙头村的上空渐渐汇聚,融成一片氤氲的、散发着如花似麝般奇异清香的云霭。那馥郁的云烟温柔地覆盖了整个村落,渗入每一寸焦灼的土地,涤荡着积郁已久的病气与死意。奇迹发生了,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白蚁蛀喉”,竟如冰雪遇阳,从此在青龙头绝迹。

青龙头,这座几近被死亡抹去的村庄,终于在徐明带回的仙香庇护下,重新焕发出生机。炊烟再次温暖地升起,田畴间又有了耕作的身影,孩童的笑语也重新在村巷里清脆地回荡。许多年后,当温泉的灵秀山水渐为世人所识,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仰望那三叠飞流,感其气势,将最上段命名为“百丈飞涛”,中段因常有虹霓横跨,唤作“飞虹瀑”。而最下那曲折飘洒、水雾弥漫、奇香氤氲的一段,为了铭记那位素衣仙子的无上恩德,便永远地镌刻下了“香粉瀑”这个芳名。

于是,香粉瀑那如纱如雾的水沫,便永久地沁润着那缕消灾辟邪的奇香。而那山谷间执着翩飞的万千彩蝶,是否仍在年复一年地寻觅着那位消逝在云端的仙子?抑或是循着那古老香粉的气息,在重温一个关于至善之心如何唤醒天地慈悲、驱散人间至暗的永恒传说?水声潺潺,蝶影翩翩,唯有那弥漫不散的芬芳,无声诉说着仁心穿透苦难、凡诚可通仙灵的亘古真谛——香魂一缕,岂止萦绕在山水之间?它早已沉淀为这片土地最温暖的魂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