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元宵节|东坡日历:2025年2月12日,周三,乙巳蛇年,农历正月十五

原创


天地有节。我总觉得,这个节,就是结绳记事的结,再用节日记下来,岁月就因此有了记忆,又有了盼头。

上元节(正月十五),是北宋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宋史·礼志十六》记载了当时的盛况:“三元观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夜,开坊市门燃灯。宋因之,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陈百戏。”

现在过年,从城市中心位置到各小区,也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还有各种表演:“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台南设灯山,灯山前陈百戏,山棚上用散乐、女弟子舞。余曲宴会、赏花、习射、观稼,凡游幸但奏乐行酒,惟庆节上寿及将相入辞赐酒,则止奏乐。”(《宋史·乐志十七》)

这一天,北宋历朝皇帝都在汴京的宣德楼上观灯。

“天子先幸寺观行香,遂御楼,或御东华门及东西角楼,饮从臣。四夷蕃客各依本国歌舞列于楼下。东华、左右掖门、东西角楼、城门大道、大宫观寺院,悉起山棚,张乐陈灯,皇城雉堞亦遍设之。其夕,开旧城门达旦,纵士民观。”(《宋史·礼志十六》)

基本上,就是一镜到底的沉浸式春晚直播,还带皇帝出镜现身的那种。


而在宫廷内场,皇帝一边欣赏文艺表演,一边与大臣饮酒欢庆,还会赏赐大臣奇珍异果:

“御座两旁站立大臣、宫妃;楼下有四夷蕃客以及身着锦袍的禁卫。楼前还搭一座露台,让歌舞百戏尽展其能,万姓山呼,君臣同乐。”(《宋史·礼志十六》)

一辈子大多数时候都在基层锻炼的苏轼,元宵节一直都活跃在各个分会场。63岁在海南儋州,还感慨十年前,“传柑归遗满朝衣”。

仔细看他每个元宵节写的诗词,并无高昂的喜庆色彩,有些也是酬唱之作。

倒是到人生的最后,在海南儋州过的三个元宵节,才是人生真味。

苏轼是1097年盛夏到达海南的。

当时有个也是被贬到海南的小军官(昌化军军使)张中,之前与他认识,看不过去63岁的苏轼带着儿子住在破旧的官舍中,就派士兵修补官舍。

还修了一座载酒堂,让苏轼可以跟几个朋友喝酒聊天,有个聚会的地方。而苏轼也在这里讲学,培养出海南第一个进士:姜唐佐。

1098年,苏轼盖自建房桄榔庵,张中也出钱出力。

他几乎每天都会来看苏轼。

而他利用官职,应该还动用公款,修补官舍改善苏轼居住条件的事,还遭到调查和严惩。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五,海南儋州

使君置酒莫相违,守舍何妨独掩扉。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

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

所以1100年的上元节,儋州分会场的元宵酒宴,张中没敢直接邀请苏轼,而是请了苏轼的儿子苏过。

苏轼当然要劝儿子参加,说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挺好,看看窗户上的蜥蜴影,听听窗帘上的小虫鸣,等香篆烧完时,你也就回来了。

只是想到往事有些伤感,当年皇上赏的柑橘,我回家送给了你娘,她那天半夜一直在等我,就像我现在等你一样(“归来一盏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这种悲切与凄凉,与灯火辉煌的往事相比,反差不可谓不大。

1099年,苏轼倒是没有独守空房,而是被几个老书生叫出去citywalk,回来已经三鼓了。

【书上元夜游】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正月十五,海南儋州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出去走一圈,到底心情舒畅,放下他那根著名的东坡杖,他开始笑起来。

苏过本来已经睡着了,这会被他笑醒,问他:笑什么?

他说:笑自己,也笑韩愈。

笑自己,此间也没什么歇不得,初来时的恐惧感,应该是消除了。

笑韩愈,他没钓到鱼,就想跑远一点,却不知道跑到我这么远,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啊。

能说他完全放下了吗?似乎也不能。


而到1100年,应该是与儿子一起在家吧。看着从26岁开始就跟着自己谪居各处的苏过,他开启了表扬模式。

【追和戊寅岁上元】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五,海南儋州

春鸿社燕巧相违,白鹤峰头白板扉。石建方欣洗牏厕,姜庞不解叹蟏蝛。

一龛京口嗟春梦,万炬钱塘忆夜归。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开头的“春鸿社燕巧相违”,用西汉孝子石建暗说苏过之孝,以东汉孝妇姜庞说苏过妻子的思念。这一年,苏过也才32岁。小两口很不容易啊。

接着提到自己当年与苏过的母亲王闰之的甘苦生活,最后一句“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用的是西汉王章的故事:王章病穷,卧牛衣中,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王章应激昂而非涕泣,后王章官至京兆尹,上封事而下狱死,其妻迁到合浦,采珠致富,并赎回原来的田地房产。

节日对坐,总要展现欢颜。苏轼对儿子,总是不吝惜赞美,不抱怨,也很少爹味,亲情浓浓,父子相处很融洽呢。

补充两点,一是关于苏过。

苏过是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中最小一个,也是王闰之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在他之上有两个哥哥苏迈(王弗所生)和苏迨(同胞兄),下面还有个弟弟苏遁,是王朝云生的,未成年即夭折。苏过陪侍父亲的时间最长,他的前半生与苏轼的后半生基本重叠,在文学和绘画上受苏轼的影响也最深,人称“小坡”。《宋史》没有为他哥哥苏迈和苏迨立传,却在苏轼传后附了《苏过传》,还有记载说宋徽宗曾秘密请他去宫中作画,之后还给予重赏。

二是关于“伊威”,“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1100年),伊威,所有书上都说是“鼠妇”,就是潮湿虫,我们小时候唤作“坨坨虫”,这东西有反趋光性,似乎也不怎么攀爬,总是躲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我有点难以想象它们会从窗帘上落下来。


【东坡日历】

2025年2月12日,周三,乙巳蛇年,农历正月十五

28岁,是日,在天兴(陕西宝鸡),题府城东院王维画,书壁。轼。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正月十五,时任凤翔府签判。

38岁,是日,在钱塘(浙江杭州),到祥符寺九曲观灯,过僧可久。轼。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正月十五,时为杭州通判。

40岁,是日,在诸城(山东潍坊),赋《蝶恋花》,忆杭州上元之盛。轼。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十五,时任密州知州。

,41岁,是日,在诸城(山东潍坊),跋赤溪山主颂。轼。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正月十五,时任密州知州。

44岁,是日,在彭城(江苏徐州),作《王仲仪真赞》,遗其子巩。应巩之情也。巩尚求作《三槐堂铭》,亦作。轼。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正月十五,时任徐州知州。

48岁,是日,在黄冈,作《唐画罗汉赞》。时悟清复来黄。轼。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正月十五,时任黄州团练副使。

50岁,是日,赴汝州(河南汝州)团练副使任途中。在宿州,赋《南乡子》。在宿(安徽宿州),晤石康伯(幼安)于病中。轼。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正月十五。

54岁,是日,在开封,侍宴端门,和王诜(晋卿)韵。轼。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正月十五,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56岁,是日,在钱塘(浙江杭州)。刘季孙(景文)作诗,次韵。游伽蓝院,赋《浣溪沙》寄袁毂(公济),戏法颖沙弥。和前韵,赋《浣溪沙》(料峭东风翠幕惊)。赋《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正月十五,时任杭州知州。

57岁,是日,在汝阴(安徽阜阳),和陈师仲(传道)雪中观灯。时师仲来访其弟师道于颖。轼。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正月十五,时任颍州知州。

59岁,是日,夜,庆上元节。轼。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正月十五。

60岁,是日,在归善(广东惠州),夜,惠守詹范置酒观灯,作诗,子由次韵。轼。宋哲宗绍圣二年(I095)正月十五,时任宁远军节度副使。

63岁,是日,在宜伦(海南儋州),夜,子过赴儋守张中召。独坐,有感作诗。轼。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正月十五,时任琼州别驾。

64岁,是日,在宜伦(海南儋州),上元夜,作《书上元夜游》轼。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正月十五,时任琼州别驾。

65岁,是日,在宜伦(海南儋州),念子过与其妇皆笃孝,追和戊寅岁上元“违”字韵诗,并跋。轼。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五,时任琼州别驾。

【题凤翔东院王画壁】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正月十五,陕西宝鸡

嘉祐癸卯上元夜,来观王维摩诘笔。时夜已阑,残灯耿然,画僧踽踽欲动,恍然久之。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十五,山东潍坊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南乡子·宿州上元】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正月十五,安徽宿州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正月十五,浙江杭州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浣溪沙·料峭东风翠幕惊】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正月十五,浙江杭州

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赪。

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木兰花令】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正月十五,浙江杭州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正月十五,河南开封

其三

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

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盏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细君是指他的妻子王闰之。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正月十五,海南儋州

使君置酒莫相违,守舍何妨独掩扉。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

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

【追和戊寅岁上元】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五,海南儋州

春鸿社燕巧相违,白鹤峰头白板扉。石建方欣洗牏厕,姜庞不解叹蟏蝛。

一龛京口嗟春梦,万炬钱塘忆夜归。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