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ognese制作小记

自制肉酱意面

上上周的时候,忘记了是什么原因,我突然想做Bolognese酱,也就是“意大利肉酱面”中的“肉酱”。很多人认为这酱就是一种番茄酱,事实上不一定。牛肉和猪肉才是这个酱的主要成分,其次才是番茄。另外,这酱里面还包含了西芹、白洋葱和胡萝卜。

我基本是按照知乎上一个高赞答案来做的。但是那个高赞答案,需要1500g的牛肉,还有500g的猪肉。诶?这是要把我吃穷吗?就算做出来,我估计一个星期都吃不完。所以我调整了一下肉料的量。我用了500g的牛肉,还有250g的猪肉。从家楼下小超市买下来后,用绞肉机把肉变成肉臊子备用——当然,如果你不嫌麻烦,亲手剁也是可以的。除了知乎上的那个答案,我还参考了油管上面的一些美食视频,看完也挺有帮助的。

除了牛肉,最重要的就是番茄了。知乎上的食谱,和油管上的视频,都说最正宗的做法,要用来自意大利的一种长条形的番茄——圣玛扎诺番茄。虽然这种番茄的罐头能在某宝上买到,但是为了省钱,我最后还是决定使用本地圆身番茄代替。买好的番茄要去皮,你可以烧一锅开水,把番茄扔进去,过五六秒立马把它们捞出来。被热水烫过的番茄很好去皮,用手轻轻一丝就脱了。

食谱中还提到了番茄酱,英文名叫做Tomato Pureé。这可不是平常吃薯条的那种番茄酱。平常吃薯条的那种番茄酱,其实叫做番茄沙司(Ketchup)。这种酱料,除了番茄,还加了很多糖和其他的辅料;而Tomato Pureé,就是纯粹用番茄做成的酱。我在某宝上逛了一圈,买下了一罐“冠农”牌的番茄酱。买的时候没有仔细阅读商品详情,原本以为它纯粹是用番茄做的——也算是Tomato Pureé吧,但是寄到来一尝,非常甜。嗯……看来买错了。上某宝上一看,发现它其实是“番茄沙司"。不过话说回来,作为Ketchup,它品质还是不错的,比麦当劳的番茄酱要好。既然买了,那就先用着好了。下次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清,在下单。

肉和番茄搞定了,就差蔬菜了。西芹、白洋葱、胡罗卜,这些都很常见,在市场上很容易就买到了。买回来之后,把它们剁成丁,放在一边备用就行。

把所有原材料都备好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做了。把锅烧热,然后扔一大块黄油下去,等黄油完全化开之后,立即吧牛肉末扔下去,把它煎成褐色,然后把猪肉末也扔下去,同样,把它煎成褐色。我这次用了75g的有盐黄油。有几点需要注意的点,首先,当把肉末扔到热锅里边后,要立刻不停的搅拌,分割它们,让它们充分分散。以防再煎熟后,肉末变成一个个小肉团。我这次就没有做好这一步,最后煎出来的肉末,一团团的,买相不好。做完后我想了想,觉得应该在油不太热的时候就把肉倒进去。这样做,才有充分的时间去搅拌它们。倘若油都冒烟、起泡了,你才把肉放下来,那么大概一放下去,肉就立马熟了。肉一熟,它们自然就占一起。这时候你想把它们弄散,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油管视频上说,煎肉末时,需要先把肉末种的水分逼出来,然后再逼出肉末的油脂,利用这些油脂,把肉末煎得微焦、金黄。我买的是切片的瘦牛肉,猪肉选了一条梅头肉。按理说梅头肉也有一些脂肪,但是我却煎不出什么油脂来。下次换成五花肉试试。另外我在煎的过程中,这肉并没有产生多少水分,可能它们一出来就蒸发掉了——不过这无所谓了。

油管视频的那位厨师,往锅了加了油后,就马上放入一撒迷迭香。这一开始我忘了,直到肉煎完后才想起来,于是临急临忙往锅里撒了一把迷迭香,让它再煎一小会儿。最后算补救成功了,同时也得出结论:香料可以在煎肉前加,也可以在煎完后再加。不得不说,迷迭香算是一个灵魂角色,没加之前,肉尝起来只有咸味,整体感觉比较寡淡,加了它之后,味道丰富了不少,尝起来更香了。

肉饼做好之后,活就算完成了二分之一了。把锅洗了后,往锅里加橄榄油,然后把蔬菜炒熟。这个步骤还是挺简单了。和平时炒蔬菜没有任何区别。蔬菜炒熟之后,就把煎好的肉末、去皮的番茄扔进去,然后,加上两大勺番茄酱——也就是我买的番茄沙司。这些东西都放进去后,就可以开始放调味料了。罗勒、欧芹、黑芝麻、盐、糖,一一加进去,再翻炒片刻。完事后,往锅里倒上足量的水,让它没过锅里的原材料,然后用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在炖的时候,记得间隔十来分钟就要搅拌一下,防止沾锅糊底。时间到了之后,如果锅里还后很多汤水,可以开大火收汁——这个做东坡肉是一样的道理。

做出来的成品不错,尝起来和西餐厅肉酱意面的肉酱挺相似。可惜我在收汁的时候收的太过了,成品没什么汁水,把它倒在意大利面上,不怎么能挂上色。笑称,这面不像肉酱意面,倒像一碗炸酱面。另外我觉得颜色不够红艳。

成品

之所以我收汁这么猛,是因为我认为这酱汁应该是浓稠的,就像用来蘸薯条的番茄酱一样啊!但是我收这么猛,剩下的汁儿仍然挺稀的。我想,可能它就是稀的,只因混了很多肉末,让它看上去浓稠罢了;抑或是我的方法没用对?我需要买一瓶Bolognese罐头尝尝,才能知晓答案!

网上的资料并不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比如,知乎上的那篇食谱竟然没有提到要加水!这导致我一直以为这酱的汁水完全是靠蔬菜和肉里边的水渗出来的。但是当我把蔬菜和肉末放在一起的时候,发现怎么也出煎不了水,反倒是有很多烟。看来蔬菜、肉里边的水算是杯水车薪。最后我不得不往锅里边加水,不然就要糊掉了。之后我翻了一下油管的视频,发现制作的时候,都是要加水的,而且如果讲究一些的话,还会用白葡萄酒来代替水,以提升风味。这个点子可以在下次试试,不过整瓶白葡萄酒倒进锅里,听上去就挺费钱。油管上的视频虽然有提到要加水,但并没有给出确定量,也没有提到大火收汁。似乎他们就能把水加得刚刚好,一个半小时后打开锅盖,就能得到一份完美的酱料——嗯……这也太高估小白我了吧!

最终做出来的分量挺多的,足足有一大锅。前天做完,昨天、今天三餐都用它来拌饭、拌意大利面。好吃是好吃了,只不过肉太多了,我一不小心就吃撑了。毕竟里面有那么多肉啊!另外,这个酱其实不怎么耐保存,即使放上冰箱冷藏,今天吃起来的风味,就比昨天吃起来的风味要差。除了食物本身风味的变化外,我觉得,冷藏、再加热过程中损失掉水分,也是让风味变差的另外一个原因。油管的视频有一个妙招,就是把做好的酱填到冰箱制冰的格子盘中,然后扔到冷冻室,等酱料都冻成一块块“冰酱”后,再把它们一一到袋子里面。这样每次取,只需要取几块”冰酱”,稍微解冻,就可以得到一份酱汁了。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呢!

加芝士放上烤箱里焗10分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