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男埃尔特教育《我的读书心得》问答简记

1.阅读兴趣的由来,一个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一个是从人生经验中产生的趣味与偏好。

再一个是提升自我的渴望。

2.如何培养读书习惯

利用好碎片时间,固定读书时间(晨读,睡前)

书房设在孩子卧室

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但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3.知识要积累,思维要发展,道德感要践行

《论民主》罗伯特,达尔

《嵇康集校注》《民主新论》

民主的本质是大众的参与,政党的竞争

民主核心:参与,竞争,多数决

民主的意义: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有权利通过和平竞争方式获得自身的政治权力。

4.专题就是问题

专题阅读就是围绕问题的专门的阅读。(不仅读书,读新闻,杂志,网络信息)

5.从书中读到什么?学到什么?

神仙打屁——不同凡响

不鼓励去看穿越玄幻小说(没有多少营养,鉴别书的水准)

读书不影响学业,把书读出门道。

如果确实是感兴趣而且在水准线以上的书籍,自己挤时间去读。

(如果应试教育不重要,不做作业,老师那关怎么过?)

6.对不可说的东西,应该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

教师讲话要求逻辑自洽和智力诚实

保持最低限度自我审查(回避事实,可以理解,不可辩解)保持痛感与耻感。

7.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刘勰

判断力建立在经验之上,个人经验需要提炼,内化。

如何快速判断书的好坏,:个人经验培养起来的判断力,学术共同体,豆瓣等网络媒体,云分布的民间智慧。

8.读书,写书,教书。(三书人士)

为不公平而呐喊,对不正义而愤怒

诗经,唐诗宋词(审美,情感)

9.明清小品文,论语,散文,小说

对读经班嗤之以鼻

弟子规中的有些价值观是反人类,反人性的

6.7岁的儿童玩为主

10.论语,杨伯峻

庄子,

《对话录》《理想国》

《希腊史》

王大华

西塞罗

《哲学的慰藉》

第一推动力丛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文理并重)

11.人的一生开放的,是会演变的,并不由某一阶段决定。它会随时进步,也会随时堕落。

主讲者很厌恶余秋雨,认为他人格低下。

自由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会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

10——18岁是读书奠基时刻

12.《史记》《世说新语》《名哲言行录》《理想国》

沈从文,废名,冯至,查良铮,王国维,陈寅恪,鲁迅(深刻,犀利,国民性的批判不能局限在宿命论),胡适(喜欢说人话)(鲁迅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不适合作学术研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