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断舍离》:重新认识物品,重新认识你

每当换季的时候,相信大部分的女生都有同样的感受:看着装满衣物的衣柜,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然后开启买买买的节奏。


利用两天的时间,细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原来生活可以过的如此简单却又不失品味。


【作者简介】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图书信息】

这本书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山下英子著,吴倩译的。适合每个人阅读学习。因为断舍离关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

1.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想给自己的家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们就一定要学会断舍离。

2.通过断舍离,你将重新认识物品,重新认识你自己,抛开对物品的执念,改变自己的态度,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

3.通过断舍离,你将重新获得能量,获得幸福。


【精彩内容】

.什么是断舍离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在这里作者分析了物品与自己的关系。在断舍离里,主角永远都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我们要以“我要用”为思考方式,而不是“这东西还能使”。而所要用的时间轴永远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

.断舍离的机制

我们要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换成需要,合适,舒服。

在这里作者用了一副图介绍了通过断与舍的交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最终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在筛选物品的时候,也会改变你的人际关系

通过物品,可以反映出来自己的形象,如果自己都凑合着使用物品,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你。如果自己过的很精致,别人在挑选礼物给你时也不敢怠慢。这就是说,在学会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你是哪一类?

在这一节里,作者把扔不掉东西的人分成了三类:

1.逃避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一般太忙碌,没有什么时间呆在家里,所以没办法收拾屋子,也或者是因为家庭原因,根本就不想回家。

2.执着过去型:这类型人的家里会有很多过去的老物品,即使现在根本就用不着也不会丢掉。

3.担忧未来型:这类人往往是害怕东西不够用,比如一直囤纸巾等行为,要是没有囤货就会焦虑不安,没安全感等。

一般第三种类型的人会比较多,我就是这一类人,那么你是哪类呢?

.扫除的顺序

在断舍离里,扫除也是有顺序的,一般要先收拾,这里的收拾是指筛选物品,包括断与舍,也就是该扔的要扔,只有经过了彻底的收拾,才能进入到整理和打扫。


【写在最后】

其实这本书,作者不是简单的在介绍怎么收拾屋子,而是通过收拾物品,通过断舍离,就能看出一个人内在的形象和品行。因为你只有了解你自己,你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东西。

通过断舍离,我们能更好的掌控物品,让物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物尽其用。我们能更好的掌控空间,让自己活的自在,活的舒服,最后我们能更好的掌控自己,让自己充满能量,更好的去工作和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