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流浪汉沈巍在几个短视频平台快速走红。因其谈吐不凡和文化涉猎广,被网友上了“国学大师”、“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等标签。
于是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多方调查核实,他真名叫沈巍,系上海人,已流浪26年,曾是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家中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上海相关部门向红星新闻证实,沈巍系某区审计局长病假员工,26年来,薪酬按相关标准正常发放。
红星新闻记者也和沈巍进行了深度对话,了解了他流浪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具体的采访内容,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就能找到)
沈巍谈及到了他的原生家庭以及为何走上“流浪汉”这条路,其中有句话他是这么说:“学审计专业是我这辈子的遗憾。如果父亲很客气地交流,我一定不会选择这个专业。我会选择中文系或者国际政治研究......这辈子,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遗憾。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和文化挂钩,而不是数字。”
沈巍的这句话,我想应该是可以让父母停下来思考一下,究竟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因为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且自以为是的通病,尤其做父母的所谓“虎毒不食子”的观念,我为你好,为什么你不领情还要生气?几所所有孩子和父母的冲突,都是源自沟通不善,父母的好意不是孩子要的,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更叛逆。而沈巍的情况以及天下不知有多少悲剧都是始于“为你好”。
那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做,才是对孩子有好处呢?我之前看过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孩子在国际服装设计上受到了肯定,于是他母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孩子告诉了我们他的兴趣是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替他营造环境,让他发挥”。
这个母亲的做法是正确的。天才的存在机率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父母能把孩子放对了位置,让他的能力发挥出来,他就是天才。
试想,如果当时沈巍能和他父亲好好沟通,那说不定他现在可能是某大学教授,不仅事业有成,同时也收获了快乐,而人生要追求的不就是成功和快乐吗?
说实在话,很多父母分不清他对孩子的要求,究竟是为孩子好,还是为了他自己的虚荣心。
其实孩子需要勇敢做自己,不被老师同学嘲笑,环境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是不允许孩子犯错的,不管是年纪多小,有错就要罚,所以学生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也是乖乖听话,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的孩子。这样的观念是落后、不健康且不合理的。因为这样不但会扼杀了孩子的创意,同时也牺牲了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趣。
因为人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才能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若是一开口就被人骂“笨”、“猪”,孩子又怎么肯开口呢?他心中的创意有怎么可能表达出来呢?其实开口问,你只笨5分钟,不问,你笨一辈子。所以安全做自己的环境对孩子创意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其实,我们允许孩子犯错,他对别人犯的错才会包容,这个社会才会和谐,人才会快乐。人生不满百,又何苦天天找别人的碴,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呢?我们要做的只不过就是给他一个安全自己、说心里话不会被人嘲笑的环境。
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阿卡酱,儿童阅读专家
2-8岁 | 让孩子爱上阅读
报名课程与了解详情请戳↓↓↓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阿卡酱特色“绘本+”
主题游戏式教学
玩中学,学中玩,玩跟学其实不对立
“绘本+”课程设计
绘本 + 动画/绘画/手工/积木/科学/生活体验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阿卡酱故事屋手绘版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