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9期“喧嚣或宁静”专题活动。
小时候,我经常和姐姐、表哥以及同村的几个孩子去山沟里玩耍。那时候,爸爸妈妈白天经常不在家,爷爷奶奶已经上了年纪,不怎么管我们。因此我们便自己找小伙伴们玩耍。山沟里是我们比较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在农村,出门不是山就是沟。尤其是夏天,家里热的待不住,便只能往外面跑。那些有着窑洞和茂密树林的山沟沟就成了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那时候,我们家中还养着牛。我和姐姐要去山沟中放牛,几个同村的小伙伴也跟着一起,大家兴高采烈地一起吆喝着去山沟里。山沟不算深,四十多分钟就到了。沟底往上有一个深泉,泉周围是用石头砌出来的。我上小学之前,我们家中吃水,还要靠我爸去沟里挑水,每天早上都要去挑,来回一趟得一个多小时。
我们去山中放牛的时候,牛在山里吃草,我们便会在这口泉附近玩耍。旁边还有一个大池子,是专门供牛羊等畜生饮水的。在那些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里,每天除了自己挑水之外,还得赶着家养的牛羊来沟底的牲畜泉里喝水。这份没有挑战性的工作通常也是由我们小孩子完成的。
水泉往下,便是沟底。夏天的沟底是有小溪流动的。我们知道它是从别的村流下来的,但是会流到哪里去并不知晓。听说沿着溪水一直往前走,会出省去到陕西,但我们从来没有跑出去过。
我们一般是在溪水旁边,就着溪水旁边的红土泥巴玩。会光脚踩着泥巴,于是晚上回去的时候整双鞋子都糊满了泥巴;会用泥巴捏小动物,但往往捏出来的都是四不像。溪水里也会看到小蝌蚪,我们便从家里带了瓶瓶罐罐,从溪水中舀一满水,带回家去,但往往活不长的。令我好奇的是,我从来没有在小溪中找到由小蝌蚪变化而来的青蛙。
沟底往上有倾斜的土崖,我们会爬着玩,比赛谁爬的高。有一次,由于之前刚下过雨,我抓着土块和野草往上爬,快爬上去了,忽然感觉脚底往下溜了,这时,正好手中的那把野草也有些松动,吓得我赶紧小心地从旁边滑了下去。
夏天雨水多,野草长势极好。往往大夏天山沟里到处都长着野草、灌木。甚至有些长得比人还高。人不好钻过去,羊们最喜欢吃这些东西,常常在里面吃的不亦乐乎,太阳快落山了也不出来。我便很着急,在上面捡着石头和土块扔下去赶他们,有时候很有效。有时羊们不为所动,天马上就要黑了,我便免不得亲自去钻灌木丛赶他们出来。这时候,腿上、胳膊上都会被灌木刺伤,有些小刺也会扎进肉里,回家了再用针头挑出来。
再长大一些,同村的孩子们不在一起玩了。我自己一个人放牛羊的时候,便会带几本小书,有我姐的《初中语文掌中宝》,也会有我爸从邮电局朋友处带来的一些杂志,还有我自己抄写的诗词笔记,也会在山中读读背背。就这样消遣着山中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