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光

      “怀念那时逃课的日子。三个人,没有手机,没有钱,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逃课。却总能说走就走。”

       

图片发自网络

        高中时的我,最初时也算安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到了后来,怎么也不安于学习,总想出去走走。

        很庆幸,那时候,每次出去,都有两个人陪我。

          说逃课,最初她俩比我资深得多,到后来我却更加轻车熟路些。

          第一次逃课时,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出教学区,走上正对学校门口的大道,我一直想又在道路两侧的松树后,想躲躲藏藏,而她俩却泰然自若,我只好硬着头皮和她们一起,走到大门口,我心中更加忐忑,总觉得门卫大爷会拦下我们,可我们顺顺利利地便走出了学校大门。

       

图片发自网络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心中狂喜,无法按捺。

        “门卫大爷从来都不拦的吗?”开口却说出不解。

        “不不不,一般情况都会拦下我们,今天咱们运气比较好。要不然就得绕道走后门咯,那可就远得多了。”

      于是,我学到了逃课生涯的一个妙招——前门不通走后门。



        有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第三次也就全都接踵而至了,我再也没有了害怕、担忧、谨慎,也慢慢地学会了泰然自若。

       

图片发自网络

      我们逃课时,其实也是无聊的。我们没有交通工具,只能不停地走;我们没有手机,只能不停的聊天儿;我们没有钱,只能去精品屋买点小东西或者去水吧喝饮料;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浪费那小时光。

        记得有一个叫“食尚”的精品店,老板是一个还算年轻的大叔,他总说我们学生时代是最幸福的,每一次他都会问我们是哪个学校的并且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别总逃课,但是他每一次又都不肯轻易给我们让一块两块的价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有一个茶铺以“兰桂坊”为名,我们常走的街上有两家店,柠檬水三块钱一杯,蜂蜜柚子茶要五块。比较原始的那家店有二楼,我们经常在上面打牌;比较新潮的那家店有选台电视,我们经常在那看电影;无论哪家店,我们总是一坐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下午。

图片源自网络

      记得正对学校门口的那条马路,马路两边有很多小店,卖什么得都有,最多的就是卖羊肉的。所以,那条路上总是有浓浓的羊膻气,伴随着的是被判了死刑的羊的哀鸣。那条路的正中间,有一家糕点房,每天下午都有现做的鸡蛋糕,刚买时,还是热的,好吃得无法形容。这条路,我们走了一次又一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我记得,最后一次比较正式的逃课,是毕业那年校外举行庙会时。那一次,不是往常的我们三人,而是我们俩和另外一个男生。

        初春的季节,因为逃课是在晚上,所以还是有点凉。

        我们三个人莫名其妙地来到一起,一起走出了校门。没有走那条分外熟悉的路,因为庙会没在那里。

          那一次,外边的夜不同往日的冷清,热闹非凡,处处灯火通明。我们内心亦不同往日轻松,分外沉重,高考犹如石头压在我们心中。

        刚到街上,我们只是沉沉地走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直到我们走入会场,一切沉重才烟消云散,时光又开始轻盈起来。

图片源自网络

        最初是满街零碎物品,头上戴的绒花、珠子、甚至活灵活现的小鸡,手里拿的气球、花束,还有各式各样孩子的玩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往前便是各种美食,当地的人化为各地的人,将北京的糖葫芦、天津的狗不理、长沙的臭豆腐……都摆在了道路两侧,叫卖声不断。

        两个女孩子,挑了两只小黄鸡夹在发上,然后,三个人将“全国各地”的美味尝了一遍。然后,便打道回校了。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笑着、闹着,心中却明白,这样的逃课外出,以后怕是难得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逃课的小时光,一去不回了;当初的小同伴,也天南海北了。

        在大学,好多次都想要抛下课本,结伴走走。可抛下课本容易,想要结伴却难上加难,最终,逃课成了一个人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天是一个羞涩的小女孩,它除去了寒冷,带来了酷暑。 有人说我们东北人是“大金链子小皮袄,一天三顿小烧烤”。当时我...
    晴丫丫阅读 456评论 11 6
  • 十七岁的冬天,我遇见了所有小确幸 2010年的冬天,我感觉所有的好运气一下子都来了,我做了许多曾经多年想做而没有做...
    西关阅读 513评论 6 5
  • 2015年6月学生生涯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的生活改变了很多,将河北的农村户口变成北京城市户口,从一个...
    始终一书生阅读 8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