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不断跳出舒适区

我此前写过两篇文章,都是谈圈子的,当我们自以为很厉害的时候,其实可能恰恰是因为周围的人太弱,处于一个较弱的圈子里,此时我们不应是得意,而是焦虑如何改变所处的圈子,跳出这个舒适区。

我有时会感慨,我们人类的适应性真的很强,换到一个环境中,能够迅速的适应,但往往在适应后,就不再愿意改变。而人本身其实就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我们会选择更加轻松的生活方式,“懒”、“拖延”则是显著的特征,虽然一方面自责,但这两者却可以给我们带来充分的身心愉悦感。当舒适成为一种习惯之时,我们就越发的难易逃离,并且深陷其中,久而久之,并不会觉得有何不妥,相反还特别心安理得,毕竟身边总有不如自己之人。

很多时候,一些所谓的“优越感和自尊”,让我们放弃了学习提升,而不想学习,本质上就是在拒绝变化、躲避风险。我今年回母校参加毕业典礼,作为杰出校友发言时,曾说过,我们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前,听到父母、高中老师最大的谎言就是,到了大学就轻松了,可以放开玩了,可事实决然不同,大学几年好不吝惜地说,会决定你毕业后三五年的发展,而这几年时间会决定大多数人一生的格局。不仅大学期间需要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在毕业后更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学无止境。不知如今的你,已经有多久没有背背单词,看看书了,并且还自嘲道英语没啥用,读书没啥用。

我之前看到过一种说法,把人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失去机会的,一类是把握机会的,一类是创造机会的。但我特别相信顺势而为这句话,也有人说认定胜天,不过我觉得逆势而为、创造机会真的太过于困难,非常人所能及也,我们更应该做的乃是把握机会。不知道你是否在参与一些活动,有公开演讲展示的机会时,却两腿发软不敢上台;当你想要扩展关系网、结交人脉时,却就是不敢开口与陌生人搭讪。我之前跟朋友聊天时,他们有人佩服我,放弃一份稳定的政府工作出来创业,而我这不过才几个月时间而已,那些做了多年公务员的离职下海,才更加不容易。而一些知名的企业家莫不是如此,李彦宏放弃硅谷稳定的工作,回国创立百度,虽然如今百度有诸多诟病,但我最为看好就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后发先至,值得期待。而阿里最大的功臣之一蔡崇信也是放弃百万年薪加入初创期的阿里;滴滴总裁柳青,放弃著名投行高盛的工作,回国加入滴滴,在其的自述中曾谈到最初艰难的适应期,从住五星酒店到经济酒店,从飞机出行到高铁出行,从别人求己到主动求人,这其中每一点无疑都是跳出舒适区的过程。

​每当我们感觉不适应的时候,往往都是在成长,而不断跳出舒适区,或许将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

作者孙凌,大学生成长导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在剧中饰演大反派杜明礼的俞灏明火了。 而且火的理由也很奇葩。 因为演的太坏,被骂火了...
    Mr绍君阅读 3,805评论 8 5
  • ​​那时候,喜欢李商隐的诗,非常喜欢。 那时候,父亲要我每天写几张大字,于是就喜欢静静地在树下一遍遍用毛边纸练写着...
    铭玥咏全阅读 2,79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