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漫游

晚饭后,顺着洋泾港东侧便道步行去天主教堂。灯光辉映下,沿途宁静舒爽。

灯关辉映下的洋泾港


过了二塘浜时,发现有些公用单车零散的躺卧在角落里,不知道这里是否能停放(估计应该可以吧)。

单车停放地


拐两个弯,有一座铁拱桥横架东西。

钢制拱桥


再往前就到了杨高中路,地铁桥下,噪音不大,两端各一排木制躺椅,因刚刷过油漆,看着挺敞亮,也显示了设计人员的匠心独运,细腻体贴。很多事情都是在微小处见真情。在炎炎夏季,躺在桥下的长椅上,吹吹风,乘乘凉,看看边上无声滑过的河水,变天时躲躲雨,还是挺惬意的。

桥下长椅


过了杨高中路,应该就属于陆家嘴水环地段了。石台、木凳成荷花形梯次展放,看着既不单调,也不张扬,简约又大气。

石台、木凳环形梯次布设


不知不觉就溜达到了华漕达桥,一搜索,早已过了要去的目的地。赶快从小路上了桥面。顺着大路,再绕了一个半“口”字,才能走到。今天周末没啥事,继续走吧。

我最喜欢并欣赏浦东的小区外面、道路两侧的绿道。重点不在外观,虽然感觉其外形上有些千篇一律,但如果深入体会,会感觉到人性”。设计者点点滴滴都在考虑为人民服务,有些路口,放出很大一块场地,可以停歇,可以疏导人流。我不清楚修建小区边上的绿道、是否要收小区内住户的费用。但我知道有些城市修建这些绿道、考虑的是地空着,生不了钱啊。有些即使建了,也带动不了整体的形象。有的质量不过关,早已开裂多年。其实,不管从宏观或微观上考量,这种绿道的设置益处多多,且能带来很多无形的收益。这里就不细说了。

又走了近2公里,终于到了目的地。天主教堂掩映在紫槐路的中心位置,夜里看不真切,门口里侧竖着一块高高的石碑,隐约刻着一副十字架。紧贴着围墙内侧的绿植密布,偶尔从缝隙里透出场地上的灯影。其他的什么都看不见了。其东侧紧邻幼儿园,道路的斜对面有一所小学。如果是传教的话,这个位置比较合适。我国的道观、寺庙以前一般都在深山或僻静的地方,现在,城市的偏僻处也有一些。我的见识孤陋,走过的地方也少,所以不能以偏盖全。晚上了,也看不清、进不去,只能回返。

返程中,路过泾南公园,进去运动了一会儿,纳凉、散步及跳舞的人不多,老年人居多。特地观注了一下。本地的广场舞(暂且这么叫吧),音乐声不大,乐曲轻缓,舞姿典雅,动作不多,确能让人感受到不俗的气质;一把团扇或折扇,轻挑慢舞,又展现了南方女子的温柔。我不能总盯着看,担心人家误会。

然后去压压腿,拉拉单杠,保持身体的活性就行了,这样大脑也健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