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与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120帧的画面非常饱满清晰。

故事很流畅,尤其后半部分渐入佳境。

中场往往代表了休息,

这场备受瞩目的表演,

却成了主角比利无法懈怠的战场。

回忆重现,

最惨烈的一天被人表扬是什么感觉?

绚烂焰火,

炮火纷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处处是矛盾和冲突。

每个人对比利成为英雄持不同见解。

妈妈感到无比骄傲,欣喜地准备美食。

姐姐凯瑟琳愧疚因她的原因导致比利参军,

希望减轻负罪感,劝说弟弟回来。

拉拉队长不能接受想要扔掉英雄光环的比利。

为舞台清场的工作人员厌恶所谓的英雄影响了他的工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人对战争也有不同理解。

爸爸不同意英雄主义情怀被质疑。

妈妈不能容忍女儿在餐桌上谈论战争衍生出的政治论点。

姐姐认为纯粹利益才是伊拉克战争爆发的驱动力。

班长同意将战争故事拍摄为电影,大家分红。

球员关注不同型号枪支打在人身上有什么不同。

在赛场的球迷调侃军队中的同性恋如何解决生理问题。

富翁只愿出先前报价的5%拍战争电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而,对于人和事不同且具有流动性的认识

造就了相似的人性。

当初追逐名利的班长

因感到被误解和不受尊重,

在一点点和完全没有之间毅然选择后者。

勇敢站出来替比利和其战友解围的拉拉队长

可能只是被想象中完美英勇的比利所吸引。

出于内疚为弟弟找心理医生的姐姐

有情深意切的担忧和害怕失去。

就连比利,

也从当初的等价交换逐步对战争产生了新的感悟,

甚至认为自己属于伊拉克。

没有人只有一面,没有人能完全互相理解。

人性是丰富而曲折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利最后选择重回战场,与袍泽同在。

从主旋律角度看,

杀死异国武装分子,保家卫国,

是一名战士希望完成的使命。

从利己主义角度看,

可能在那间华丽的办公室内

他犀利拒绝5%拍摄电影的好处后,

班长与他对视,露出会心一笑,

这个决定便在心中尘埃落定。

谁能理解比利?

哪里可以给他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一选择更可减少混乱家庭及人生带来的挫败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即将终场,

姐姐与比利分别之际,

比利说,我真的希望我有个地方能让你感到骄傲。

他无法被人理解太久了。

姐姐终于坦诚,I am always proud of you。

我一直为你骄傲。

才有了类似于和解及抚慰彼此心灵的拥抱。

导演李安悲天悯人的情怀依然存在。

谁不是挣扎而自由地活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利有战友和他患难与共,

回到真实生活中的我们,

人生谁能与共?

谁能真正理解你?

可能你心中出现了某个人的身影,

可能你已经认定人生无人可依。

不管哪一种,

体谅人性之脆弱,

也接纳人性的多面性。

又或许,

人生从来没有谁得到谁,只有谁选择与谁共度。

同行一段,或余下路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灵魂。

“我们选择,我们别无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午偷闲,去电影院看了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没有4K,也没有120帧,据说国内才有5家影院可以观看,自然...
    崇德先生阅读 3,283评论 0 1
  • 每次加完班,我就要去回想当年那个刚参加工作还是满腔热血、感觉要抛头颅洒热血般壮志雄心的我。 我的公司是我从大学...
    Cathy518阅读 2,325评论 0 2
  • 1. 在iframe子页面中获取父页面的元素: 2. 在父页面中获取iframe子页面中的元素:
    mtian999阅读 3,607评论 0 0
  • 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诗】: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
    xcy无名阅读 1,696评论 0 1
  • 本以为找个男朋友就挺难的了,没想到找个懂自己的朋友一样不容易。我觉得真正的朋友是能分享我的快乐,在我取得一个小胜利...
    TWD阅读 1,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