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父亲不看我的电影,却成了我的男主角

儿子说想当导演,他二话不说扛起行李进了城;儿子说拍片需要钱,他凌晨三点还在工地扛水泥;儿子说电影节需要自费参加,他偷偷卖掉老家祖屋;当儿子的电影在国际上获奖,聚光灯下感谢所有人时;他却在出租屋里看着小屏幕,笑得比谁都开心;直到整理他的遗物时,儿子才发现那个破旧笔记本上的秘密:“今天扛了200袋水泥,儿子学费有了。”“导演专业书真贵,但给我儿买,值。”“他们说我儿拍的电影不好看,可我觉着,真好。”最后一行字模糊不清:“爹没文化,帮不上忙,只能多扛几袋水泥。”

李前进是在凌晨三点多的工棚里,从枕头底下摸出那个缠着胶布的旧诺基亚,按亮,眯着眼看清了日期,才确定自己没记错。他小心翼翼地从上铺爬下来,尽量不弄出响声,尽管同屋工友的鼾声早已此起彼伏。他趿拉着那双露了脚趾头的解放鞋,走到工棚外,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夜风裹挟着灰尘和水泥的气息,吹着他花白的头发。他搓了搓粗粝得像老树皮的手,深吸一口气,才按下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那边传来儿子李名威带着浓重睡意、又有些不耐烦的声音:“爸?这么晚了,什么事啊?”

“小河,”李前进的声音有些发紧,带着点讨好,“没、没吵着你吧?爹就是……就是想告诉你,钱,爹给你汇过去了。三万,你数数,看够不够你去那个……那个电影节的盘缠。”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窸窸窣窣的动静,像是坐了起来。“汇过来了?你哪来那么多钱?”李名威的声音清醒了不少,带着疑惑。前几天他只是在电话里随口一提,说有个挺重要的国际学生电影节,作品入围了,但需要自费去参加,费用不低,他正发愁。没想到这才几天,钱就到位了。“你甭管,”李前进咧开嘴,干裂的嘴唇扯出一个笑,尽管儿子看不见,“爹有办法。你只管去,好好去,拍……哦不,是去参加那个电影节,给咱家争光。”他顿了顿,又急忙补充,“吃好点,住好点,别亏待自己。”李名威“嗯”了一声,语气缓和了些:“知道了。爸,你自己也……注意身体。别太累。”

“不累不累,爹身体好着呢!”李前进连忙说,腰背下意识挺了挺,尽管那常年被水泥压弯的脊柱早已无法完全伸直,“那你快睡吧,爹挂了。”放下电话,李前进在夜色里站了很久,直到手脚都有些冻僵了,才慢慢踱回工棚。他重新躺回那张硬邦邦的板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三万块,是他把老家那几间虽然破旧但遮风避雨的祖屋,贱卖给了同村急着要宅基地的人换来的。他没跟儿子说。说了,儿子肯定不要。那孩子,心思重,随他娘。李前进翻了个身,面朝着斑驳掉皮的墙壁,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多年前,刚上初中的李名威,举着一本从旧书摊淘来的《电影语言》,眼睛亮晶晶地对他说:“爸,我想当导演,拍电影!”

那时候,他只知道导演是个“搞艺术的”,具体干啥,不明白。但他看得懂儿子眼里的光。就为了那束光,他这个刨了一辈子黄土、除了力气没啥本事的庄稼汉,二话不说,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跟着同乡进了城。工地的活计,累,脏,危险。扛水泥,搬砖头,扎钢筋,一天下来,骨头像散了架。灰尘呛得他直咳嗽,腰疼得夜里翻不了身。可每个月发工资那天,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他把大部分钱都汇给儿子,只留下极少的生活费。汇款单附言栏上,他总是歪歪扭扭地写:“我儿,买书。吃好。”

李名威也算争气,真的考上了电影学院。学费贵得让李前进咂舌。他只能更拼命地干活。别人一天扛一百袋水泥,他扛一百五十袋。工头看他年纪大,劝他悠着点,他憨厚地笑笑:“没事,力气,攒着呢,用不完。”他兼了好几份工,白天在工地,晚上去给物流公司搬货,凌晨还能去清理建筑垃圾。他住最便宜的工棚,吃最便宜的饭菜,一年到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他所有的消费,似乎就是偶尔去街边公用电话亭,给儿子打个电话,听听声音,或者跑到邮局,寄出那一张张浸透着汗水的汇款单。

李名威开始拍作业了,花钱如流水。买设备,租器材,组织剧组,处处要钱。李前进从不问细节,只要儿子开口,他总能想办法凑到。他不懂什么叫长镜头,什么叫蒙太奇,他只知道,儿子需要。有一次,李名威为了一个什么“关键镜头”,急需一笔钱。李前进那会儿刚摔伤了腿,还没好利索,硬是咬着牙,接了一个别人都不愿意干的急活——给一个高层建筑清运建筑垃圾,没有电梯,全靠人力一层层背下来。那几天,他瘸着腿,背着比他人都高的垃圾袋,在楼梯间里一步一步地挪,汗水混着灰尘流进眼睛,涩得生疼。工钱结得快,他立马就给儿子汇了过去。附言只写了:“我儿,急用。”儿子的事业似乎并不顺。偶尔通电话,语气里的疲惫和沮丧,李前进能听出来。他会笨拙地安慰:“小河,别急,慢慢来。爹觉着你行。”有时,他会在工友手机上,看到一些关于儿子拍的短片的评论,有的说得很难听,“不知所云”、“浪费资源”。李前进不认几个字,但那些贬义的词,他隐约能猜到意思。他心里堵得慌,却不知道怎么跟儿子说。只能在下一次汇钱时,多汇一点,再多一点。

李名威终于还是去了那个国外的电影节。李前进没能送行,他正在另一个工地上赶工期。但他提前好几天,就跑到市区最大的书店,踌躇了半天,买了一张那个国家的地图。晚上,他就着工棚昏暗的灯光,戴着老花镜,用粗壮的手指,在地图上小心翼翼地寻找儿子说过的那个城市。找到了,就用红笔圈起来。那几天,他干活都格外有劲,逢人便说,他儿子出息了,去外国参加比赛了。电影节颁奖那天,李前进特意跟工头请了假,早早守在那个狭小、杂乱的出租屋里——儿子毕业后,他也离开了工地,在城郊租了间更便宜的房子,找了个看仓库的活儿,想着能离儿子近点。他用那台儿子淘汰下来的旧笔记本电脑,笨拙地连接网络,寻找颁奖礼的直播。画面卡顿,声音时断时续,但他看得目不转睛。当听到念出儿子名字,看到儿子穿着笔挺的西装,走上那个光鲜亮丽的舞台,接过那座亮闪闪的奖杯时,李前进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他用力抹着眼睛,咧开嘴笑,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了一朵花。屏幕里,李名威站在话筒前,显然很激动。他感谢了学校的老师,感谢了一起奋斗的同学伙伴,感谢了剧组的所有成员,感谢了组委会……他说了一长串的名字。李前进屏息听着,直到儿子说完最后一句话,深深鞠躬,他也没听到自己的名字。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电脑风扇的嗡嗡声。李前进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但只是一瞬。他随即又笑了起来,喃喃自语:“好,好,获奖了就好……我儿真棒……”他伸出手,用那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指,轻轻摸了摸屏幕上儿子的笑脸。够了,这就够了。仓库的工作看似轻松,实则耗神,需要日夜倒班。多年的重体力劳动早已掏空了他的身体。拿到那座奖杯后,李名威更忙了,签约,谈项目,应酬。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电话也越来越短,常常说不了几句,那边就有人催。李前进从不抱怨,总是说:“你忙你的,爹好着呢,不用惦记。”直到那个清晨,接替李前进班的人发现他倒在仓库冰冷的水泥地上,手里还紧紧攥着儿子那张获奖电影的宣传卡片。人已经没了气息。

李名威是坐最早的航班赶回来的。处理父亲的后事,他显得异常冷静和有条理,仿佛在执导另一部戏。只是在火化场,抱着那个轻飘飘的骨灰盒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回到父亲那间家徒四壁的出租屋整理遗物,东西少得可怜。几件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工装,几双磨破了底的劳保鞋,一个用了很多年、漆都掉光了的搪瓷缸子。李名威沉默地收拾着,心里像是堵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压得他喘不过气。

在父亲那张硬板床的褥子底下,他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拿出来,是一个用厚厚的、粗糙的牛皮纸仔细包着的本子。本子的封面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原貌,四周用黄色的胶带反复粘贴加固着。李名威迟疑了一下,坐了下来,慢慢打开了本子。里面不是日记,更像是一笔笔的账。字迹歪歪扭扭,大得像小学生初学写字,很多字是错的,或者用拼音代替,夹杂着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

“8月15,晴。今天扛了200袋水泥,工钱结现。小河的学费有了。心里踏实。”日期是李名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年夏天。

“10月3,阴。买了一本《啥是世界电影?》,真贵,三十五块八。但我儿用得着,值!”李名威想起来,那本书是他刚入学时在电话里随口提过的必读书目,他早就忘了。

“12月30,冷。他们说小河拍的片子不好看,看不懂。可我偷着去网吧,请网管帮俺找了瞅了,俺觉着……真好。就是好。”后面跟着几个墨点,似乎是写的时候犹豫了很久。

“3月XX号,累。小河要钱拍毕业作品,急。爹得再找点活。多扛几袋水泥,啥都有了。”

“5月10号,腰疼。不想歇,歇了就没钱。我儿等着用。”

记录断断续续,越到后面,字迹越发颤抖,有时甚至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和日期,但旁边总会缀上一两句关于儿子的话。

李名威一页一页地翻着,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那些粗糙的、笨拙的文字,像一把把钝刀子,一下下割着他的心。他仿佛看到了烈日下,父亲扛着沉重的水泥袋,咬着牙,一步一步挪动的身影;看到了寒冬里,父亲蜷缩在漏风的工棚,就着咸菜啃冷馒头的模样;看到了深夜里,父亲趴在砖头上,借着微弱的灯光,费力地、一笔一画地写下这些根本算不上句子的句子……而他,却在那个万众瞩目的领奖台上,感谢了所有无关紧要的人,唯独漏掉了这个用脊梁为他撑起整个世界的人。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用力眨着眼,翻到最后一页。那上面的字迹比任何一页都要凌乱、虚弱,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爹没文化,笨,帮不上我儿啥忙。只能……多扛几袋水泥。”最后“水泥”两个字,几乎被什么液体晕开,模糊成了一片沉重的灰黑色污迹。李名威死死盯着那行字,胸腔里像是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了。他猛地低下头,额头抵着那冰冷粗糙的纸页,肩膀剧烈地抽搐起来。压抑的、野兽哀鸣般的呜咽,终于冲破了那故作坚强的外壳,在这间空荡、寂寥的出租屋里,绝望地回荡着。

窗外,是这个父亲用血汗浇筑起来,却从未真正融入过的,城市的喧嚣黄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