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打工人”:精打细算不会跌份儿,比挣钱更重要的是不乱花钱

01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收入现状

移动互联网越发达,生活越便利,焦虑越沉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及时行乐、超前消费、喜欢就买的金钱主义甚嚣尘上。

以前只能在时尚杂志中看到的精致生活,现在打开手机随处可见:

抖音主播月入超万却说自己没有资本结婚;B站上的旅行UP主一趟欧洲游就抵得上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的全年收入;超一线城市的金领年薪百万依然觉得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就算离开手机,身边那些动不动就换房换车的同事也让人垂涎眼红。

看得越多,越发觉得自己这么卖命工作,竟活成了彻头彻尾的loser。

《2020年冬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城市分布》表明,北上深的新入职员工平均月薪酬均达到10000元以上。但是,2020年全国只有北京、上海的月工资中位数超过6000元。

原来,我们一直被平均后的数字忽悠了,我们一直被金字塔尖的高收入人群拉高了收入!

02  芸芸众生才是世界的底色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上海各行各业真实税前收入是什么样的?

小区里的保安月薪2500元;健身房的工作人员月薪3500元;每天往返高大上写字楼的白领也只领到6000元的薪水。这才是魔都生活真实的底色。

作为普通“打工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工资,如果没有父母的帮衬、没有投资的头脑、没有副业的能力,只能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疫情以后,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开始攒钱。

我的同事小A,刚上班的时候,几乎顿顿叫外卖;现在就算下班再晚,也要回家做饭,既健康又省钱;以前逛超市从来不会看价签,现在她清楚地知道哪个超市晚上打烊前会有折扣;超级喜欢喝咖啡的她,竟然戒掉了星巴克,实在忍不住就冲一杯速溶,过过嘴瘾。

我问她,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她说,存钱的感觉让人踏实,存款是生活的底气。

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有工作,就不愁收入,哪怕超前借贷也还得起,从不考虑金钱的时间价值。

今天省下的一杯咖啡钱,谁能知道5年、10年后,会不会成为你改善住所的启动资金。

03  攒钱是一条向上的成长途径

微博上有一个热议:年轻人真的可以通过攒钱改变现状吗?多数人的答案是:可以。

因为,攒钱是一个自律的过程。

罗振宇说:自律带来体面,让自己变得更好,事情自然就会变好。

所以,能攒下钱的人,都是超级自律的人,是懂得延迟满足的人。

因为,攒钱可以改变金钱观。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教育子孙: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

金钱观树立正确了,家风、三观也会随之改善。

因为,攒钱会让你机会更多。

省下一顿日料,可以报一门付费课程;少买一个品牌耳机,可以省出探亲的路费。

把省下的钱,投资头脑、投资感情、投资成长,一定是一笔超级划算的买卖。

学会攒钱,不一定会让你赢,但绝对不会让你输。每省下一份钱,就多一份面对未来的勇气,就多一份面对无常的坦然。

精打细算,从不跌份儿。勤俭持家,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