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翻译及赏析

                        书愤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那:即“哪”

④瓜州: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江防要地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⑥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⑦斑:指黑发中掺杂了白发

⑧堪:能够

⑨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翻译:翻译: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写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做陆游十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敢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赏析:

中原北望气如山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志向如山岳一般。表现了作者的志向雄伟,巍峨壮大。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对偶。写了两次胜利的抗金斗争。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祖国,统一祖国,以及对于朝廷无所作为的愤慨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对偶。写了作者早年立下壮志,还未实现,却已年老。表现了作者的衰鬓苍颜和壮志难酬。抒发了作者想要上战场杀敌却又无能为力的悲愤之情。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比。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早年气壮如山,如今衰鬓苍颜。抒发了诗人想要报效祖国却又风烛残年的悲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冯小斤阅读 5,464评论 0 1
  •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
    梦之翼阅读 2,444评论 0 6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
    时光微冷a青韫阅读 7,782评论 0 1
  •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简介 陆游(1...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11,840评论 0 2
  •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
    62cdf1baf7bb阅读 3,169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