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一件事情的触动,重新翻起了以前学习思维导图下载的《重塑心灵》这本书,当时只是为学习思维导图按着微信群的打卡要求看了几章的内容,并没有把所有的章节内容看完。
昨天重翻那本书的内容,是为了了解自己到底在开会的时候是应当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实话呢,还是虚以应对。到最后我还是决定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实话。
但是书中的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我们在和世界交往的时候,或者做决定的时候,要本着一个原则,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你好、我好、世界好。
即你所做的事、说的话,做出的决定,要达到有利于你自己,也要有利于别人,而且有利于世界,达到你好、我好、世界好这样的目的。
有时候我们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所采取的行动有可能有时候你还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有时候为了事情变好,你对事不对人的提出一些意见,有时候可能就会得罪人,或者得罪权贵。而这些行为本身想起来并不会给你带来你好、我好、世界好这样的效果。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我们内心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你本真的反应,另一种是你长久在社会待而形成的成人世故的声音。
那个本真的声音是你最直接的反应。而那个成人的理智的声音则是世故的,是在这个社会长期工作生活习得的声音。
就好比你走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你本真的那个善良的你会想要去扶起来老人。而你那个在社会经历了很多磨难和风波的成人的你去想要为了保护自己,而怕遇到讹诈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选择不去扶起老人家。这就是你内心的两种声音的对抗和挣扎。
最终你采取什么行动,取决于你心里那种声音最后占了上风。
所以有时候我们反而更是羡慕那些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孩子,他们做出的选择更单纯些,更能达到你好、我好和世界好这样一种境界。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应该多向孩子学习,没有那么多的世俗和偏见,更能从他们的天性出发,来遵循他们内心的声音。